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模拟题第四套(1)
单选题
1.汉字的萌芽大约是在( )
A. 旧石器时代的早期
B. 新石器时代的晚期
C. 奴隶社会的晚期
D. 封建社会的早期
2.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的文字符号实物是( )
A. 山东大汶口的陶器
B. 西安半坡村的陶器
C. 浙江河姆渡的耒耜
D. 浙江良文化的木刻
3.下列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原甲骨文表示“人体形态”的是( )
A. 人、大、天、长、目
B. 夫、取、好、孝、保
C. 丰、甫、稻、力、年
D. 戈、 、矢、武、辟
4.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字体是(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5.汉字形体和结构上一次重大的突破,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界,变汉字的象形符号为书写符号的字体是( )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6.我国历史行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是( )
A.行书
B.楷书
C.草书
D.隶书
7.楷书的创始人是( )
A.苍颉
B.王羲之
C.程邈
D.钟鳐
8.文字一般用刀刻写,笔画拐弯多为方笔;字型参差不齐、大小不均;单个字呈细瘦形状的字是( )
A.石鼓文
B.金文
C.甲骨文
D.铭文
9.字形显得工整,笔画趋于圆润,字体雍容厚重的字是( )
A.石鼓文
B.金文
C.甲骨文
D.铭文
10.字体方正微长,行款整齐,笔画匀称,偏旁结构有定的文字是( )
A. ?文
B.金文
C.铭文
D.契文
11.字体古朴凝重,笔画遵劲有度,圆润奔放,刚柔相济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钟鼎文
C.石鼓文
D.器铭
12.笔画粗细等均,清晰明朗,弯笔圆润,不失筋骨,字形丰满充盈,结构环抱紧密,章法横竖划一,排列平正的字体是( )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3.字形扁方,整齐划一,波 雄健,体势挺秀,笔画竖短横长,结构严谨讲究的字体是(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14.字形方正,笔画布局精密细致,笔道形态丰满,横平竖直,书写方便的字体是(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15.下列图贴上的文字(略)图1-图5正确的顺序是( )
A.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
B. 石鼓文、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
C. 小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隶书
D. 甲骨文、隶书、金文、石鼓文、小篆
16.根据许慎“六书”说,以下哪一项全部为形声字( )
A. 火、日、舟
B. 刃、中、下
C. 骑、硝、胸
D. 明、林、看
17.根据许慎“六书”说,指出下列哪项4个字的构成方式都不相同( )
A. 田、旦、武、蛇
B. 菜、房、本、立
C. 石、水、众、分
D. 信、众、山、指
18.根据许慎“六书”说,指出以下哪项全为会意字( )
A. 耳、衣、本
B. 信、众、休
C. 考、罚、伐
D. 看、日、香
19.根据许慎“六书”说,指出以下哪项全为象形字( )
A. 人、大、目、苗、戈
B. 矢、向、日、月、牲
C. 稻、武、保、山、水
D. 旦、日、月、上、下
20.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假借
21.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转注
22.汉字史上第一次使用小篆字体的刻石景观是( )
A. 琅琊刻石
B. 泰山刻石
C. 峄山刻石
D. 会稽刻石
23.唐玄宗李隆基封泰山时写的《纪泰山铭》,字体所带特点是( )
A.唐楷
B.唐隶
C.秦篆
D.汉隶
24.收藏碑刻最早、最多而位居中华之冠的碑林是( )
A.焦山碑林
B.曲阜碑林
C.西安碑林
D.桂林碑林
25.西安碑林中存量最多的当数( )
A.秦碑
B.汉碑
C.隋碑
D.唐碑
26.著名的“天涯海角”刻石景观在( )
A. 厦门鼓浪屿
B. 台湾基隆
C. 海南三亚
D. 黑龙江漠河
27.我国国内诸山中面积最大的“瑶池”刻石在( )
A. 大连海滩
B. 青岛崂山
C. 陕西终南山
D. 海南岛“南天一柱”
28.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在( )
A. 昆明滇池大观楼
B. 湖南岳阳岳阳楼
C. 湖北武汉黄鹤楼
D. 江苏南京临江楼
29.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铜牛身上的铜牛铭与广西桂林龙隐岩“佛”字的字体分别是( )
A. 隶书和草书
B. 篆书和行书
C. 篆书和草书
D. 隶书和楷书
30.下列难读易错的汉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廛(chan)、龠(yue)、辇(nian)
B. (wa)、圭(gui)、璜(huang)
C. 珩(hang)、 (tun)、攸(you)
D. 寮(liao)、旃(zhan)、茶(c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