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4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第五章5
39、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天坛由四组建筑组成:祭天的圜丘(坛呈圆形,以象征天,故称圜丘),祈求丰收的祈年殿,皇帝斋宿的斋宫,贮放神牌的皇穹宇。其中以圜丘坛、祈年殿为主体,前者在南,后者在北,中间以海墁大道相连。1998年12月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0、地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又名方泽坛。主体建筑为两层方台,今尚有皇祗室(供皇帝祗神牌位)、神库、神府、斋宫等建筑。
41、从周代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据《周礼·春宫》记载,“以爵为封丘之度”,即按照官吏级别大小以决定封土的大小。
42、封土的沿革经历了从秦汉两代的“方上”、唐代的“以山为陵”、宋代的小规模恢复“方上”的形式,到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形式这样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43、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有:祭祀建筑区、神道和护陵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