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4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第六章3
21、宋朝书法尚意,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22、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頫,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
23、明初书法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
24、中国书法从字体类型上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
25、篆、隶、楷都是一字自成一体,草、行则可两字连写,草书则往往数字甚至一行连成。
26、篆书古雅,隶书丽姿,楷书雅正,行书流丽,草书飘逸。
27、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清尚态,已成为古今谈论历代书法艺术特色的定论。
28、中国古代的绘画大体上可以分为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和民间绘画五类。
29、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夏圭的《长江万里图》皆因散点透视而产生。
30、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山水画家的独特创造,无不从“师法自然”中得来。董源、巨然画江南山水,荆浩、关全画中原、太行一带的高山峻岭,范宽、郭熙画终南、太华一带的高原景色,米家父子画雨景山水,李成画平远寒林等等,都是在获得充分素材的情况下,再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画出好的作品。五代荆浩提出“搜妙创真”,宋代范宽主张“写松万本始得其真”,明代王履画华山图并作《华山图序》说:“余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清代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盛大士说:“诗画都有江山之助,若局促里门,踪迹不出百里外,天下名山大川之奇胜,未经寓目,胸襟何由而开拓。”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说:“造化天工熟写真,死拘皴法失形神。”上述历代名家,无不主张画家必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旅行写生,收集画材,开阔视野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