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2|回复: 1

2016年导游考试基础知识难点解析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23: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3年导游考试基础知识难点解析七



  16、最主要的禁忌: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和狗皮套袖的客人;忌打喜鹊和乌鸦。以西为上。满族一般实行土葬,忌在西炕和北炕死人,人死入棺后从窗户抬出。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禁忌:进入蒙古包、盘腿围坐、炉西客人不得随意坐;
  主人敬的奶茶、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
  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表示这家有产妇和病人,禁止入内;
  忌食自死动物肉;
  办丧事忌红色白色,办喜事忌黑色黄色。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初雪节等,尤以古尔邦节最为隆重。肉孜节前一个月,是斋月。
  禁忌:禁食未经念经宰杀的、自死的牲畜,和动物的血,忌食猪、狗、驴、骡等家畜;
  住宅院落大门禁朝西开;
  睡觉忌头东脚西、或四肢平伸仰卧。
  回族饮食:八宝盖碗茶、清真小吃。爱喝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饮料八宝盖碗茶。
  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主要禁忌: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血等
  朝鲜族有独特的家庭节日,如婴儿周岁、回甲节(诞生六十周年纪念日)、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禁忌:尊重老人;餐桌上,餐具位置不随意乱放;婚丧佳节不杀狗、食狗肉;忌讳人称“鲜族”。
  壮族:节庆:春节、七月十五元鬼节、三月三歌圩节(壮族人民对歌、赛歌的盛大集会),除夕整煮大公鸡
  4、饮食:米酒是过节待客主要饮料,三七、蛤蚧、茴油石特产,甘蔗居全国首位
  5、民居:“干栏”式房屋
  6、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
  7、习俗:一夫一妻,“不落夫家”;凿齿
  8:禁忌:忌在农历正月初一杀牲;
  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忌外人入内;忌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中串门;
  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入碗中;
  夜间忌吹口哨;
  忌捕杀青蛙。
  9、文化:土著民族,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
  刘三姐歌谣、文山壮族铜鼓舞、织锦技艺、壮族歌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  1、分布:湘、鄂、川、黔丛山之中
  2、宗教:崇拜祖先、相信鬼神
  3、节庆:赶年(提前1~2天过年)、六月六
  4、饮食:酸辣,糯米和高粱制的甜酒、咂酒
  5、民居:吊脚楼
  6、服饰:
  7、习俗:“以山歌为媒”,婚礼中有“哭嫁”
  8、禁忌:禁食狗肉
  忌踩灶、赃物放置在灶上
  忌客人与少妇坐在一起
  忌在家中吹口哨或随意敲锣打鼓
  9、文化:语言属汉藏语系缅语族,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的少数民族
  土家织锦称“西兰卡普”
  “摆手舞”、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苗族:
  小结:
  分布:黔东南、湘鄂川黔
  节庆:龙船节、赶歌节、芦笙节(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或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
  饮食:请客人喝牛角酒,喜酸辣,爱饮酒,爱糯食
  民居:吊脚楼(苗族、土家族)
  服饰:服饰多大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习俗: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
  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兼职、首饰制作工艺瑰丽多彩;
  能歌善舞,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代表性乐器;
  蜡染技艺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禁忌:忌在屋内煮吃蛇肉、忌刀口朝上、忌在家里后夜间吹口哨。
  黎族:分布:海南,“百越”人的后代
  宗教: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对“万物有灵”的迷信很重
  节庆:“三月三”
  饮食: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竹筒烧饭;妇女爱嚼槟榔
  民居:船型屋和金字型屋两种
  习俗:自由恋爱,俗称“放寮”
  禁忌:妇女文身忌男人参与或偷看;
  忌头朝门口睡觉;
  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文化:打柴舞、三月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族:藏族——“博巴“
  节庆:藏历年、雪顿节、花灯节、望果节
  饮食:糌粑
  服饰:爱戴金花帽
  习俗: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献哈达,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最高级别,用于仪式;
  葬礼有:天、水、火、土、塔葬;
  藏族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唐卡、雪顿节等;
  禁忌:禁吃驴、马、狗肉;
  忌讳用手触摸头顶;
  进入藏胞的账房,男左女右,不得混坐。
  文化:唐宋时称其为“吐蕃”的少数民族
  彝族:分布:四川凉山最多
  宗教:祭祀祖先、大乘佛教
  节庆:彝族年、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饮食:“坨坨肉”、“转转酒”、酸菜
  民居:
  服饰:头顶留“天菩萨”
  习俗:崇尚黑色
  “抢婚”
  阿诗玛、火把节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禁忌:禁食狗、马、熊肉
  忌讳摸男子“天菩萨”
  文化: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
  彝文是我国最早的音节文字
  白族:分布:云南大理等
  宗教:崇拜“本土”
  节庆:三月街“又称“观音节”、绕三灵、耍海节、火把节、春节
  民居:瓦房,布局“一正二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习俗:崇尚白色
  扎染技艺与绕三灵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禁忌:倒茶忌满杯,倒酒忌半杯
  火塘是神圣的地方,忌吐口水跨过
  男人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
  纳西族分布:云南、四川、西藏三省相邻地区
  宗教:东巴教
  节庆:三朵“本族保护神“节
  服饰:妇女“披星戴月”象征勤劳
  习俗:“阿夏”“阿注”走婚制和母系氏族,“人类社会家庭婚姻发展史的活化石”
  禁忌: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忌打狗
  不主动入老人,女人卧室,女孩的“花楼”
  不在家中唱情歌、吹口哨
  文化:东巴教和东巴文学
  东巴画和手工造纸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傣族:分布:云南德宏、西双版纳
  宗教:小乘佛教(傣族、布朗族)、上座部佛教(傣族、佤族、德昂族、阿昌族)
  节庆: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又称“浴佛节”)
  饮食:“普洱茶”
  民居:“干栏”式竹楼(壮族,傣族),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习俗:镶牙套、染齿、文身,男子不文身,女子看不起
  禁忌:进入竹楼要脱鞋,脚步要轻
  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不能跨过,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角架
  不能坐门槛
  忌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
  文化:能歌善舞,孔雀舞、泼水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4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谢谢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5 09: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