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羽毛球馆内部(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而对于这两座场馆的赛后利用,也是孙一民在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摔跤馆,孙一民将主场地设计成了40 x 70米的宽敞空间,在赛后,这个场馆变成了农大的室内综合体育馆,同时向学生和市民开放,并且还成为了国家队训练的基地。对于羽毛球场的利用,在奥运会后,主馆和附馆的收缩活动座椅被撤走,体育馆定位为北工大的学生和教工的文体活动中心,可用于学生的社团活动,也可承接大型的文艺演出。而之后任何的大型羽毛球比赛以及艺术体操则依然会使用这个场馆。
三、情感的代入——与理性浪漫交织 在奥运场馆的工作圆满完成后,孙一民在广州亚运场馆设计上,理性和功能实用的原则,与广州 “节俭办亚运”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游泳跳水馆和南沙体育馆的设计摒弃了夸张浮华的表皮和大而无当的结构,遵循“节俭、节能、环保”的原则,在建筑的多功能化和可持续发展上做足文章。与此同时,对“人”加以重视、对市民的需求得以满足。 在广州亚运游泳跳水馆的设计中,孙一民提取出湿热多雨气候的广州色调,蓝白相间用作主体建筑颜色,质感刚柔交互,造型螺旋流动,巧妙地隐喻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特征,结合建筑朝向,满足建筑内部空间高度、采光通风、建筑节能以及合理布置设备管道的需求。 广州亚运跳水游泳馆
位于南沙区蕉门河畔的南沙体育馆赛,主要承担了广州亚运武术比赛任务。它的造型设计意向来自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通过金属屋面的片片层叠处理及颜色深浅的变化,蕴含着广东地域独特的海洋文化。 南沙体育馆(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场馆主体钢结构部分采用了先进的双层环形张弦穹顶,主跨度达到了98米,为目前国内此类结构的最大跨度。建筑运用近似太极阴阳图的构成方式,隐喻了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阴阳俱合,天人合一。 南沙体育馆内部(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孙一民看来,这两个场馆的设计才是达到了理性与情感浪漫交织的理想结果。南沙体育馆获得了国际体育建筑IAKS奖铜奖的认可。
四、期待未完待续的乐章 不管项目的大小,孙一民教授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初心,在“技术理性”的道路上持之以恒。他关心的是如何精明、科学地建设体育建筑,并且他的研究重点逐渐从场馆内部扩展到场馆与周围建筑、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并且,孙一民也希望通过自己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身体力行的去影响建筑界的下一代们。 孙一民,这位当代建筑大师,正在谱写着中国建筑组曲中,最为沉稳的一章。 在2017年的1月8日,这位“理性乐派”的建筑大师,作为榫卯talks的首期演讲嘉宾之一,将会在羊城奏响怎样的乐章,我们拭目以待。 登录Mahoooo.com,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本文为马良行MAHOOOO的原创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咨询。相关资料和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