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信息:
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斯特凡·胥茨以及尼古拉斯·博兰克
:Martin Klingner
竞赛阶段设计人员:Philipp Buschmayer, Jochen Sültrup, Amelie Neusen, Xin Meng, Thilo Zehme
实施阶段设计人员:陈志聪, 盖旭东, Clemens Ahlgrimm, Anja Menge , Kian LIAN, 徐吉, 何晓华
业主: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中方合作设计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设周期: 2011–2014年
地上建筑面积:111,600 m2
地下建筑面积:26,300 m2
总建筑面积:137,900 m2
建筑高度:
塔楼1 60 m
塔楼2 90 m
塔楼3 100 m
获奖:与深圳市研究院共同荣获深圳市第十六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公共建筑类二等奖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09.jpg
国内外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是深圳这座百万人口城市当下的重心。推动IT产业发展的一个核心项目便是“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由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于2009年通过国际竞赛中标并进行了第一标段的,项目目前已落成。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12.jpg
↑ 从西北方向看玻璃中庭
这个项目位于南山区西部,比邻香港、宝安国际机场与东部金融中心,地理位置优越。设计首先要结合城市,基地周边充满了研究、管理和服务性建筑,共计18座塔楼。现在这些塔楼则共同围绕着中央一片长向延伸的低矮的建筑群,目前建成的第一标段通过三座塔楼标志了街区在东北侧的开端。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16.jpg
↑ 东北侧沿街立面
为了实现一个吸引小型IT公司聚集的场所,项目构思上注重对外与对内的交流空间、绿化设计、自然采光与。然而基地被一分为三的现状阻碍了实现租户之间彼此相连结为整体的愿望。设计解决了这个难题:每一块分割后的基地上都被放置了一座塔楼,裙房则通过桥连接在一起,因此塑造了一个整体体量。交织在一起的长条体块创造了一种动态的构图,体块间的部分则形成了多层的富有变化的中庭,同时为三座塔楼提供了水平面上多层空间的联系。由此通过曲折的建筑体量与之间的桥形成了建筑朝向南北的城市广场,同时也是塔楼的入口空间。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20.jpg
↑ 建筑体量关系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26.jpg
↑ 裙房环绕的内院
塔楼容纳了必需的办公面积,综合性的裙房中则布置了其他特殊功能如会议用房、餐馆和小商店,可以从所有塔楼以及街道直接进入。同时五层的屋顶平台可以用作交往空间,联系了几座塔楼。综合体东西侧的两座塔楼分别高90米与100米,通过三层高的天空大堂组织竖向交通,这里也容纳了一些餐厅,开敞的视野越过城市上空直达南深圳湾。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34.jpg
↑ 作为联系空间的屋顶平台
整齐划一的金属结构立面幕墙包裹了整栋建筑,强化了建筑体量的雕塑感。立面网格由棱柱形的穿孔板组成,可以隐藏所有自然与机械通风的开口,因此为办公空间创造了大面积未分割的玻璃幕墙。60厘米进深的幕墙构件同时也为中国南方强烈的阳光直射提供了有效的遮阳。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38.jpg
↑ 统一的立面划分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42.jpg
↑ 立面结构 & 结合了通风开启扇的穿孔板幕墙单元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43.jpg
↑ Site plan 总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46.jpg
↑ Layout, FF 首层平面图
国和论坛-【每日一例】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第一标段(gm-2148.jpg
↑ Layout, 12th floor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精品案例|主题: 264, 订阅: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