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位于南京珍珠泉苍翠优美的风景区内,坐落在当代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的大门口位置。充分发掘多变的视角、不同的空间层次、大片的薄雾和辽阔的水域,表现出早期国画深深交错的空间神秘感。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将于今年秋天面向公众开放。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09.jpg
中国西方绘画之间的根本历史差异是透视方法。13世纪之后,西方绘画在固定透视方法中发展出了消失点。中国的画家虽然也知道透视法,但却拒绝使用只有一个消失点的方法,而是利用“平行透视”创造风景,这种方法可以让观赏者在画中“漫步”。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10.jpg
美术馆是由平行透视空间组成的一个“域”以及用竹子制成的黑色混凝土花园墙共同形成的,花园墙上方悬浮着一个轻质的。一层笔直的通道逐渐变化成上方轻质结构体中蜿蜒的通道。上层的画廊悬浮在空中,以顺时针方向逐渐展开,在终端处可以眺望到远处南京市的景色。选择这个乡村场地的意义由于这条能看到明代都城南京的视觉轴线而变得更加具有城市特点。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12.jpg
地面铺设的砖是从南京市区老胡同破败的院子里回收来的。美术馆只使用了黑和白两种颜色,与古老的绘画联系起来,但也给其中展示的艺术品和建筑作品的颜色和纹理提供了合适的背景。原来就生长在基地上的竹子被用在了竹子混凝土中,通体染成了黑色。美术馆采用地热资源制冷和供暖,还充分利用了回收雨水。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13.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15.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16.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17.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18.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19.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20.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21.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23.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24.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25.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26.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28.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29.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31.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33.jpg
国和论坛-南京珍珠泉四方当代美术馆-153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