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2|回复: 0

延续“BIM—设计院之殇?还是希望?”的思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11: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读了前面“姜子汶”的“BIM—设计院之殇?还是希望?”,认为楼主在举例说明研究事务发展,需要追根溯源的逻辑观点下,讨论如何在设计院层面推广和应用BIM技术,很是正确的!
     但是,对于楼主最后把设计院推广BIM的关键结点停留在”只有改变现有的二维出图标准,建议以为核心的出图标准和规范“的症结上,不完全认同。因为,显然这里并还不能算是问题的根源呀?请楼主再继续往下进一步追寻吧?
     为什么我们不能马上制定和出台、完全以BIM模型作为核心成果的设计方面的标准、规范呢?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各类行业的标准规范,都编制到什么程度了呢?这些号称已经编制发布的标准规范有多少被大家采用了呢?存在些什么问题呢?能怎么解决呢?
     那么什么是标准规范呢?标准规范怎么编制出来的呢?本人认为,标准、规范一般是对行业内相关的技术已经成熟的、但是采用的技术方式、提交的形式、格式不够规范统一等问题,才编写标准规范加以规范和统一的。也就说,标准规范一般只是对成熟的、能够实现的、但不统一的问题加以规范的目的而编制的。而今天各个工程行业中与BIM相关的软件技术、实现方式、达到的目标、模型到什么深度精度、设计阶段模型有什么要求,阶段模型具备哪些要素,维护阶段模型关联哪些信息……详细的工程模型数据信息量过大,哪个软件平台可以通吃?于是只能讨论要如何归并简化哪些模型要素……..都还尚不够成熟、稳定、明确的情况下,要编制这样一部指导规范新技术的标准规范,自然是很难产的了!
     即使今天看似在某个专业上可以编制针对设计阶段的标准规范,那么又怎么保障设计提交的模型能被施工建设可以利用呢?建设完成之后的模型,有该如何向维护阶段提交呢?提交成什么样的形式、关联哪些信息?维护阶段怎么使用模型成果呢?…….显然今天无论在哪个工程行业中,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还不能完整的回答上述问题的,还没有能够完整的、真切地实践过从采用BIM设计、到基于BIM进行维护管理的、理想化的基于BIM理念的工程全过程的!而且,很重要的是,这个完整的实践过程要是被大家共同所认同的!……本人认为,在当前无论是软件技术,还是工程实践都还不够成熟的条件下,一部真正能发挥规范指导作用的BIM规范是难以编制出来的!
      这也是当你研究一些国内关于工程BIM的标准规范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号称的标准规范,怎么都是那么的泛泛的、不能具体指导如何设计、采用什么技术手段。。。。。。。等等的原因。这也正是中国BIM标准规范编制了很久了,但是迟迟难以出台的原因。这些也是国际上哪些号称已经编制的BIM标准,实际上没有人真正使用的原因。这也是国内外各层面吆喝BIM技术的很多,但却一时间难以大规模应用的原因。这些标准规范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某某指导意见”或者“前期指导原则”的性质,并不具备实际上指导具体、建设和维护作用的。因为软硬件技术、手段、工程实践等还远远不够!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4 21: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