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5|回复: 0

2016年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临考押题卷及答案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20: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4北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心理学》临考押题卷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起
2.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4.教师自编测验的稳定性、可靠性指的是有效测验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5. 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外部的、不稳定性因素是( ).
A、努力
B、难度
C、能力
D、运气
6.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7.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叫做(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8.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
B、并列学习
C、上位学习
D、下位学习
9.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10.“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
A、观察学习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从众理论
D、归因理论
二、填写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1、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准备律、练习律与_________。
12、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_________。
13、斯腾博格提出,从管理的功能角度认知风格可以分为立法型、执法型和_________。
14、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常规性问题解决和_________。
1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_________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16、在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本质的、非人为的联系,这种学习被称为_________。
17、学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形地貌或地理位置,都属于_________学习。
18、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为_________。
19、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_________。
20、非测验的评价技术包括_________、观察以及情感评价。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21、听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22、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过研究发展,力求成功者更容易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23、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触类旁通”指的是概念与规则获得后在新情境中的运用,这也是学习迁移现象。
24、客观测验的优点是教师出题方便,批改方便,且适合测量学生的高层次的能力。
25、认知风格比学习风格所包容的范围更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6、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7、简述印象形成效应及其对教师认知的影响。
28、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30、简述影响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32、请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精细加工策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B      3.A      4.A       5.D      
6.B      7.D      8.C      9.B      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效果律   12.调节策略  13.司法型  14.创造性问题解决 15.教学过程
16.意义学习 17.符号      18.负迁移  19.吸引力         20.档案袋评价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错误:接受学习。
22.错误:力求成功者喜欢挑战和难度。
23.正确:符合学习迁移的定义。
24.错误:只适合测量低层次能力。
25.错误:学习风格比认知风格所包容的范围更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 答: (1)道德认知表现出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从片面逐渐过渡到全面的特点(2分)(2)道德行为表现出从依附逐渐过渡到自觉,从模仿逐渐过渡到习惯的特点(2分)(3)品德发展的协调性(2分)
27. 答: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3)刻板印象(4)投射效应
28. 答: (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差异性(4)不平衡性
29. 答: (1)成败经验(2)对他人的观察(3)言语劝说(4)情绪和生理状态
30. 答:外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同伴;内部因素: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答: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3个维度。
(1)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2)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3)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1)知情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2)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3)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3).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2)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3)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4)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5)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32、答:精加工策略: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实质是理解记忆的策略,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意义的策略。精加工的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
(1)联想法(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已有知识:实质是语意联想。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7 00: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