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单选习题
1.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
A.社会发展
B.儿童发展
C.学科发展
D.经济发展
2.“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 )的体现。
A.游戏化方法
B.生活化方法
C.移情法
D.直接法
3.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儿童的遗传素质
B.家长的文化素养
C.儿童的早期经验
D.学校的教育方式
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D.收学费,不收杂费
5.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 )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填鸭式
B.题海式
C.启发式
D.灌输式
6.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7.明确把“关爱学生”作为一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是( )。
A.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B.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8.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9.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符合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规定和要求的是( )。
A.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平等公正对待全体学生
B.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关心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对学生严慈相济,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开展因材施教
D.让差生退学或离校,及早走向社会,不浪费时间和金钱
10.自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是艺术鉴赏效应中的( )。
A.领悟
B.共鸣
C.期待
D.净化
11.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神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B.“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五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
C.“三曹”指的是汉末曹操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
D.“左联五烈士”是一九三一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政府秘密杀害的五位革命作家,他们是柔石、殷夫、冯铿、胡也频、李伟森
12.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3.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可以采用( )手段,以保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
A.打骂
B.罚跪
C.变相体罚
D.惩戒
14.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不包括( )。
A.工作对象的幼稚性
B.工作任务的全面性
C.工作过程的创造性
D.工作效果的可预见性
15.对于人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 )。
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饭后有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16.在Excel中,COUNT函数用于计算( )。
A.平均值
B.求和
C.数字的个数
D.最小数
17.计算机病毒是( )。
A.程序
B.一种有可能传染给人类的病毒
C.计算机使用时间过长自动产生的
D.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18.在一种插花艺术中,对色彩有如下要求:①或者使用橙黄,或者使用墨绿;②如果使用橙黄,则不能使用天蓝;③只有使用天蓝,才使用铁青;④墨绿和铁青只使用一种。
由此可见在该种插花艺术中( )。
A.不使用黑绿,使用天蓝
B.不使用橙黄,使用铁青
C.不使用铁青,使用墨绿
D.不使用天蓝,使用橙黄
19.下列不属于工具书的排检方法的是( )。
A.字顺法
B.主题法
C.组合法
D.时序法
20.人文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下,一切教育似乎都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如英语的等级考试。实际上人文教育是通过对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英语的等级考试是为大众所熟悉的一种人文教育
B.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
C.在目前的学科体制下,人文教育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
D.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人性境界提升、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
1.B【解析】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内容。
2.A【解析】幼儿园教育要遵循寓教于幼儿游戏活动之中的原则,也就是游戏化的方法。
3.D【解析】儿童学业成败与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学校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4.B【解析】《义务教育法》规定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收学费、杂费。
5.C【解析】启发式教学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育方式。
6.A【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故选A。
7.D【解析】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的把“关爱学生”作为一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8.B【解析】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别的重要表现。
9.D【解析】略。
10.B【解析】略。
11.B【解析】“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辑、加工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明代凌潆初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写成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2.C【解析】略。
13.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规定教师要热爱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私自让学生停课、停学,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惩戒手段,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故选D。
14.D【解析】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包括:工作对象的幼稚性、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工作手段的示范性、教育效果的滞后性。故选D。
15.B【解析】人园不适症是由于刚刚离开父母的孩子安全感缺失造成的,幼儿园方面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节上学时间,等孩子和老师同学都熟悉了,这种现象就会慢慢消失。故选B。
16.C【解析】COUNT函数用来计算所列参数中数值的个数。即为实现计数功能的函数。
17.A【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8.C【解析】对于A,不使用墨绿,必然要用橙黄,就不能用天蓝,所以排除。对于B,不使用橙黄,则一定要用墨绿,用了墨绿,就不能用铁青,所以排除。对于C,使用墨绿,则不能使用铁青。符合要求。对于D,在题干②中,如果使用橙黄,则不能使用天蓝;如果不使用天蓝,并不意味着必须使用橙黄,如果使用墨绿,也符合条件。因此,相比较而言,c项最为贴切。
19.C【解析】工具书的排检(编排检索)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五类:字顺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其中的字顺法和分类法较为常用。
20.D【解析】阅读语段可以发现,语段通过“实际上”引导出作者的观点,即对人文教育重要作用的重新审视和衡量。D项恰好将其进行了概括总结,具有包容性和完整性,故表述正确。根据首句可知,作者对于“英语等级考试”持批评态度,由此排除A项。B项也并非作者观点,作者认为“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C项与作者观点不符,在作者看来“人文教育”不能量化。故选D。
材料分析习题
1.淡之美(有删改)
李国文
①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②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③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④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⑤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境界,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唯恐不突出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⑥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款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⑦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⑧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和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⑨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⑩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
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
⑩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
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或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⑩人生在世,求淡之美,不亦乐乎?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段说“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
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深刻含义?
(2)本文是怎样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论述“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的?
(3)有人评价本文,认为作者充分展示了“淡美”的精髓,而又不失之偏颇,请你从文中举
出一个“不失之偏颇”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2.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出评析。
3.在一次看图书的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书本然后静静地坐到桌椅前看,看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轻轻地走来问我。可是当我和孩子们在整理书本时却发现一本书没有了封面。
假如你是案例中的教师,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
1.【答案要点】(1)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照应前面提到的诗句,过渡到后面的分析。深刻含义:“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非仅指“北宋”或“宋代”,而应该代指整个的“古代”或“过去的岁月”;无论过去和现在,在作者和“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心目中,最美好的西湖,只能是“大自然的西湖”,是“容易被人接受”的体现着“淡之美”的西湖。(关键词:西湖、过去、现在、淡之美)
(2)正面论述:①“淡之美”接近天然,容易被人接受。②“淡之美”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更加耐人“思索”。反面论述:“浓”,会造成“强劲持久的兴奋”,而这“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的。
(3)略。
2.【答案要点】(1)我不赞同这位老师的做法。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①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②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2)该案例中教师的行为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观点。
①“听蚂蚁唱歌呢。”表明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②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没有清楚事情缘由,就质问学生的做法是错误的。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③“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④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学生的做法虽然不可取,但说明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3.【答案要点】犯错是孩子的天性。幼儿犯了错不可怕,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是否能正确认识幼儿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以幼儿的心态去看待他们,从幼儿所犯的错误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了问题教师不能以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来解决。第一,应该正确对待幼儿所犯下的错误,以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幼儿。第二,应该走进幼儿的心灵,去倾听幼儿的心声,用一种幼儿能愉快接受的方式和他们交流。第三,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改正,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写作题
请以“终身学习”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具体;(2)语言清晰,条理清晰;(3)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