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2)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名言说明教师应该具备( )。
A.忠于职守的品德
B.团结协作的精神
C.人际交往的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2.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应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组成。
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学校课程
D.特色课程
3.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4.为查明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实施的测定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5.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叫作( )。
A.自我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6.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培养和组织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7.( )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教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锻炼法
8.“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著名论断是江泽民在( )报告中提出的。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9.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0.下列哪位教育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编写《教育学》?(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1.教育史上,系统的课程理论诞生于( )。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19世纪20年代
12.升学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
A.标准参照性测验
B.学能测验
C.成就测验
D.常模参照性测验
13.下列哪项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14.“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主张构成了( )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A.实验主义
B.经验主义
C.实用主义
D.进步主义
15.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 )三个阶段进行。
A.导人、详述和汇总
B.导人、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__________的按__________的教育制度。
2.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 __________的功用。
3.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具有鲜明的 。
4.__________曾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5.在教师的新角色中,__________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6.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__________三种类型。
7.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__________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
8.备课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9.中学德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能力、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1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就是追求美德,__________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12.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
1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这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说中的__________论。
14.因材施教就是教学除了要适应个人特点外,更重要的是要__________。
15.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2.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简述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5.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
6.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有哪些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践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2.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以及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