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中学综合素质题型强化练习(3)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4: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单选习题
1.(  )向来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A.自我反思
B.在职教育
C.职前培养
D.入职指导
2.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4.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初级
B.一级
C.二级
D.讲师
5.下列条款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没有规定的是:为了确保在校学生的安全,学校应当(  )。
A.对在校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
B.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并予以认真落实
C.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子女)安全责任协议”
D.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和消除学生安全隐患
6.《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任何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童工,童工的法定年龄是(  )。
A.不满18周岁
B.不满16周岁
C.不满15周岁
C.不满14周岁
7.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教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
A.爱岗敬业
B.勇于创新
C.严谨治学
D.终身学习
9.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为此,教师应该(  )。
A.降低或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10.科举制度创立于(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1.经A省的防疫部门检测,在该省境内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是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防疫部门的专家因此推测,该省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症的比例,将大大小于1%。
以下哪项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专家的预测?(  )
A.在A省境内,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只占长尾猴总数的不到10%
B.在A省,感染有狂犬病的宠物约占宠物总数的0.1%
C.与和人的接触相比,健康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的宠物接触
D.与健康的长尾猴相比,感染有狂犬病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及其宠物接触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华沙条约”签订
B.“马歇尔计划”制定
C.“杜鲁门主义”提出
D.“北大西洋公约”签订
13.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掌管国家监察事务权力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皇帝
14.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对文中加横线的两个“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变异的原因
B.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一般博物学家的看法
C.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变异的原因,第二个“这”指代“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以引起变异的原因”
D.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
15.下列属于理论论据的是(  )。
A.事例
B.史实
C.数据
D.谚语
16.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
A.类比
B.归纳
C.调查
D.综合
17.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8.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和秘书小李在内的10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Ⅰ.有人是广东人Ⅱ.有人不是广东人Ⅲ.主任不是广东人以下哪项为真?(  )
A.小李不是广东人
B.小李是广东人
C.只有一人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19.(  )是迄今为止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敦煌莫高窟
C.故宫
D.明十三陵
20.外文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多采用(  )。
A.字顺法
B.分类法
C.时序法
D.地域法
1.B【解析】在职教育相对于职前培养和人职指导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因此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2.D【解析】略。
3.B【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4.A【解析】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三个等级。
5.C【解析】略。
6.B【解析】略。
7.D【解析】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不能以侵犯学生的权利为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人格尊严,校长对王老师行为的看法均是正确的。
8.D【解析】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才能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教育者必须日新其德、日勤其业,才能学为人师,身为世范。因而教师需要终身学习。
9.C【解析】略。
10.A【解析】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并与君主专制统治相适应的官员遴选制度,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连的考试制度。故选A。
11.D【解析】如果D项判断为真,又根据题干,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则说明在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病的比例,要高于未接受检疫的长尾猴。这就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推测。故选D。
12.C【解析】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成为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故选C。
13.B【解析】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故选B。
14.D【解析】要搞清代词所指代的对象,首先要看清它在句中的位置。指示代词“这”一般指代与其距离最近的内容,因此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故选D。
15.D【解析】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谚语属于理论论据,事例、史实、数据属于事实论据,故选D。
16.B【解析】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本题为归纳法的应用。
17.D【解析】1983年国家制定“863计划”;1988年制定“火炬计划”;1986年制定“星火计划”;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选D。
18.B【解析】根据条件三项中只有一项为真,假设Ⅱ项为真则Ⅲ项皆为真,不符合条件因此排除Ⅱ、Ⅲ项,Ⅰ项为真,由此可知财务部10名员工都是广东人,故选B项。
19.A【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故选A。
20.A【解析】外文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多采用字顺法。
材料分析题
1.[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②箧:书箱。③舍:学舍,书馆。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日:“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③易:交换。
问题: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2.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2)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什么特点?你认为应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1.【答案要点】共同点: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
2.【答案要点】(1)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原因: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小节,“自己也迟到”、“随手扔粉笔”、“用教鞭敲击讲台面”等,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给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2)启示: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②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
3.【答案要点】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该评语从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学生可以看出“含义”。(2)写出“这个人”。(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教育性”。
写作题
  关于学,古人云:“善学者师惰功倍;不半部学者师勤功丰。”关于教,古人云:“有教无类。”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选取角度,题目自拟;(2)论点鲜明,有说服力;(3)字数不少于1000字。
  【参考范文】略。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6 03: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