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6|回复: 1

2016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考题猜想及答案(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4: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克
C.乌申斯基
D.维果茨基
2.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3.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4.从(    )人手来培养创造性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A.个性
B.好奇心
C.独立性
D.创新精神
5.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6.以下不属于学习者练习曲线的特点的是(    )。
A.开始进步快
B.中间有高原期
C.后期进步慢
D.一直是进步的
7.以下方法不属于教师能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的是(    )。
A.讲演慢一点
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
C.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D.在黑板上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
8.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
A.原型启发
B.负向迁移
C.功能固着
D.定势影响
9.(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10.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
A.1—2岁
B.3—4岁
C.5—6岁
D.7—8岁
11.上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2.一个集体中多数的道德情感可以形成道德气氛,成为一种心理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主要表明道德情感的(    )。
A.选择功能
B.鉴别功能
C.动力功能
D.陶冶功能
13.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    )。
A.倒U型曲线
B.偏态分布形式
C.U型曲线
D.正态分布形式
14.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划分标准,一般可以把学习分为哪三类?(    )
A.知识学习、意义学习和命题学习
B.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C.命题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15.在活动任务较容易时,想要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    )
A.较高
B.中等
C.较低
D.任意强度
16.根据归因理论属于外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是(    )。
A.疲劳
B.能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17.儿童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观念,是发展到下列哪一阶段才具有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19.在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明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小明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20.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A.异物进入喉咙,引起咳嗽
B.从不会操作电脑到会操作电脑
C.药物引起的行为变化
D.喝完咖啡后精神好多了
21.小明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许或认可而认真学习,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求知欲
22.因小红完成了作业,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小红看电视的禁令。家长采用的这种强化措施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23.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这一目标是(    )。
A.情感目标
B.行为目标
C.动机目标
D.态度目标
24.从迁移的方向看,小学儿童运用已学过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属于(    )。
A.负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25.已经掌握了“动物”这一概念,再学习“马”这一概念,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整合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6.下列归因中,归属于外部稳定因素的是(    )。
A.努力
B.能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27.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内容的程度称为(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8.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红砖的用途,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
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经验思维
D.理论思维
29.根据遗忘的干扰说,当学生学习一系列的词汇后立即对其测验,测验结果通常会出现(    )。
A.只有开头几个词汇记忆较好
B.所有词汇都没记住
C.开头和最后几个词汇记忆较好,中间的词汇容易遗忘
D.只有最后几个词汇被记住
30.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归类识字,这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
A.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
B.需求层次的等级是绝对的
C.较低层次的需要占有主导地位
D.人类动机来自对事实的解释
E.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2.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  )。
A.语言符号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系统
E.认知系统
3.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4.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    )。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C.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D.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5.指导教学包括的活动有(    )。
A.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
B.呈现新材料
C.提供有指导的练习
D.提供反馈和纠正
E.提供独立的练习
6.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包括(    )。
A.发散思维训练
B.推测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头脑风暴训练
7.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A.同化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8.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
A.自我控制法
B.全身松弛训练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9.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
C.具有健全的人格
D.具有良好的适应力
10.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对教师的期望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习惯与技能不同。    (    )
2.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    )
3.在心智技能形成的研究者中,将心智技能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的学者是杜威。(    )
4.问题的解决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    )
5.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决定因素。(    )
6.道德具有社会共同性,因此不具有阶级性。(    )
7.依从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相接近。(    )
8.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
9.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非正常学生为主,对于正常学生没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10.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是由布鲁巴奇提出的。(    )
11.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    )
12.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及自我实现的倾向。(    )
13.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    )
14.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
15.奖励与惩罚可以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
四、情境分析题(共20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小王任教于某市重点中学,他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难于和同事搞好关系。他经常担心领导是否认可他的能力,也担心学生是否喜欢他讲的课。因此,花大量时间来观察学生和同事,想法设法控制学生。
1.根据福勒和布朗的观点,小王正处于教师成长的(    )。    [单选题]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人际交往阶段
2.你认为小王老师应该如何改进?(    )    [不定项选择题]
A.教师之间要团结合作
B.要以积极的心态融人集体当中
C.多与学生交流
D.更多的进行人际关系的交往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课堂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应该是15颗。”另一个学生马上补充:“不,它有16颗。”老师亲切的问第一个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第二个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本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乐了,高兴地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1.你赞同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吗?(    )    [单选题]
A.赞同
B.不赞同
2.根据材料,下列哪选项是合理的?(    )    [不定项选择题]
A.当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化
B.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意识不断增强
C.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D.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20: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A【解析】艾宾浩斯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3.D【解析】略。
4.A【解析】个性与创造性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可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
5.D【解析】二者结构都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构成的。
6.D【解析】它的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会有暂时的退步。
7.D【解析】教师在黑板上只需写出重要的信息即可。
8.A【解析】鸟是原型,对飞机的发明起到了启发作用。
9.D【解析】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10.B【解析】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值得注意的是,3岁是训练儿童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要多给予良性刺激,否则错过关键期,口头语言将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11.B【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
12.D【解析】潜移默化的作用表明的是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
13.D【解析】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14.D【解析】根据学习的内容,可将学习分成:①知识学习;②技能学习;③社会规范的学习。
15.A【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16.D【解析】A项疲劳属于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B项能力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C项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只有D项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17.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18.C【解析】略。
19.D【解析】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是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
20.B【解析】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A、C、D中提到的变化都不是相对持久的变化,所以不属于学习。
21.B【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得到长者(老师和家长)的赞许或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和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22.B【解析】撤销厌恶刺激而提高反应概率增加的是负强化,故选B。
23.B【解析】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是行为目标,故选B。
24.C【解析】三角形和梯形处于同一抽象与概括水平。因此,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属于水平迁移。
25.B【解析】“马”的概念是“动物”这个概念的下位概念,故选B。
26.D【解析】属于外部因素的是运气和任务难度,其中运气是不稳定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因素。
27.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效度的理解,注意与信度的区别。
28.A【解析】题干中提到的方法是发散思维训练中的用途扩散法。
29.C【解析】根据干扰说,因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中间的词汇难以提取。
30.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E【解析】略。
2.AB【解析】略。
3.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师自编测验优缺点的理解。
4.ABCDE【解析】五项均为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5.ABCDE【解析】指导教学有六项活动,除ABCDE外还有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6.ABCD【解析】培养创造性一般有四种训练方法: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和头脑风暴训练。
7.BCD【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内化。
8.BCD【解析】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9.ABCD【解析】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对现实的有效知觉,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等等。
10.ABCD【解析】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和对教师的期望。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过分强烈的学习动机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之下,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由此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降低了思维效率。因此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随学习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
3.×【解析】在心智技能形成的研究者中,将心智技能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的学者是加里培林。
4.√【解析】略。
5.×【解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6.×【解析】道德虽有其社会共同性,但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7.×【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相接近。
8.×【解析】代币奖励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9.×【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为主。
10.×【解析】教师成长公式是由波斯纳提出的。
11.√【解析】略。
12.√【解析】略。
13.√【解析】略。
14.×【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题
(一)1.A  2.ABCD
(二)1.A  2.ABCD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2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