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___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
A.心理活动
B.心理特征
C.心理现象
D.心理品质
2.周围神经系统分为植物性神经、脑神经和__________。( )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脊髓
D.脊神经
3.根据学习的定律,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4.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
5.人们对心理学概念、数学公式、物理学定理的记忆等属于( )
A.运动记忆
B.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
6.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和(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分析思维
D.创造性思维
7.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更容易引起( )
A.有意注意
B.注意转移
C.无意注意
D.注意分配
8.__________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认为基本需要得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出现。( )
A.弗洛伊德
B.奥尔德弗
C.马斯洛
D.冯特
9.1905年,世界上编制的第一个智力测量的量表是( )
A.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
D.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
10.在人际认知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是( )
A.正性偏差
B.近因效应
C.第一印象
D.定势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主要包括(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临床法
E.个案法
2.脑学说的发展经历了( )
A.模块说
B.整体说
C.机能系统说
D.定位说
E.模板说
3.直观教学的主要形式有( )
A.语言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像直观
D.言语直观
E、图像直观
4.皮肤觉通常包括( )
A.感觉
B.触觉
C.痛觉
D.温度觉
E.味觉
5.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记忆
D.言语记忆
E.陈述记忆
6.以下活动属于问题解决的有( )
A.走楼梯
B.研究登山路线
C.回忆办公室门号
D.慢跑
E.走象棋
7.下面属于无意识状态的是( )
A.催眠
B.睡眠
C.白日梦
D.冥想
E.幻觉
8.依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划分为( )
A.有意识动机
B.生理动机
C.主导动机
D.从属动机
E.无意识动机
9.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__________基本特性。( )
A.强度
B.平衡性
C.饱和度
D.灵活性
E.多变性
10.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 )
A.认知
B.动机
C.情感
D.态度
E.行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__________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
2.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和__________的发展。
3.技能形成的前提是__________。
4.__________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5.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可分为外显记忆和__________。
6.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叫做
7.药物成瘾可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和心理依赖。
8.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__________。
9.能力的因素说包含独立因素说、二因素说和__________。
10.在交往中,人们往往从一个人的某种品质去推断他的其他一些品质。如,知道某人是上海人,人们就会推断他精明、细致、能干,但狡猾、小气。这就是__________效应的作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2.简述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3.简述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4.简述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及培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体现“师德”。
2.论述中学生的心理差异的主要表现方面。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请分析案例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做总结。
1.基本情况:
王某,女,18岁,高三,智商正常。家庭经济困难,亲人常在其面前争吵,但她很懂事,很要强,从小性格内向,所以也没什么朋友。离高考几个月的时间越来越害怕考试,每天从家里出来都觉得非常紧张,平时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老师、家长对她抱有很大希望,邻居们都以她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害怕考试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即使考试成绩很好,她也认为是别人没有考好。最着急的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想到这些心里难受,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
2.基本情况:
小强,男,七年级,上课迟到是常事,课堂上讲话、扔粉笔头、捉弄同学时有发生,课堂上大模大样地离开座位走出教室;作业基本不做,成绩全班最差;欺负同学,常与同学发生冲突,有时甚至无故出走。由于他的干扰,班级的许多正常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他觉得在班级没意思,因为他的父亲以及糟糕的成绩,同学都看不起他,笑他傻,笑他笨。因此,他会经常搞一些恶作剧。通过家访了解到,小强这些行为的出现来自家庭因素的影响。小强尚未上学时,父亲染上了吸毒,不顾家小,为筹集毒资经常小偷小摸,三番五次地被送去劳教,从小对父亲感情淡薄。母亲体弱多病,自小无人能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