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3.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预期的正向功能,即显性正向功能,这一功能也被称为【】
A.教育的社会功能
B.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C.教育的工具功能
D.教育的本体功能
4.主张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涂尔干
C.卢梭
D.杜威
5.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途径是【】
A.自我教育
B.师范教育
C.入职辅导
D.在职培训
6.从教育学角度看,师生之间是【】
A.主体与客体关系
B.教育和被教育关系
C.互动关系
D.相互制约的关系
7.我国古代的“六艺”属于【】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
8.下列哪项不属于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A.知识一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B.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C.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D.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9.布鲁纳提出,要让学生适时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体现了教学原则中【】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10.从教学理论角度考察,一般将知识分为三类,回答“是什么”问题的知识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学科知识
11.对学生的失范行为有多种理论解释,雷克里斯的解释是【】
A.“差异交往说”
B.“亚文化群理论”
C.“控制缺乏说”
D.“手段一目标说”
12.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的矛盾
B.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的矛盾
13.把测验分为准备性测验和结果性测验的依据是【】
A.测验目的
B.测验内容
C.规范程度
D.测验编制方式
14.在教育研究中,结构性观察也称为【】
A.参与式观察
B.变换式观察
C.定性观察
D.定量观察
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终身教育”是在【】
A.1965年
B.1959年
C.960年
D.1976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E.正向功能
17.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有【】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历史
E.社会制度
18.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整体性
D.不均衡性
E.个别差异性
19.教育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育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
D.教学媒体
E.教学评价
20.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调查
B.观察
C.个案研究
D.收集研究资料
E.表达研究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