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3|回复: 0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强化练习:2.3学生权利保护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4: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2.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A
  【解析】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  )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  )年。
  A.13
  B.13.5
  C.14
  D.1.6
  【答案】B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5.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A.低于
  B.高于
  C.同等于
  D.不低于或者高于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不公开审理。对于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于已满16岁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  )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  )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  )年教育。
  A.三二一
  B.一二三
  C.二三一
  D.一三二
  【答案】B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8.波波由于贪玩没有完成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留波波一个人在里面。张老师的这种做法(  )。
  A.违法,侵犯了波波的受教育权
  B.违法,侵犯了波波的人身自由权
  C.违法,剥夺了波波的自由时间
  D.不违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9.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  )应该担负责任?
  A.陈某
  B.老师
  C.陈某和老师
  D.陈某和学校
  【答案】D
  【解析】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10.下列做法没有违法的是(  )。
  A.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14至16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

  B.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
  C.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
  D.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吴老师将此信归还了高某
  【答案】D
  【解析】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11.小张(12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是否合法?(  )
  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
  D.法律不予过问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小张父亲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12.教育行政法规是由(  )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答案】C
  【解析】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3.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国家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
  A.保障
  B.前提
  C.先锋
  D.基础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  )。
  A.30%
  B.40%
  C.50%
  D.60%
  【答案】B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
  15.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学校事故的免责条件?(  )
  A.第三人过错
  B.不可抗力
  C.意外事件
  D.紧急避险
  【答案】D
  【解析】免责条件是指法律责任免除的合法条件。在我国民法中规定的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一般有:依法执行公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人的同意;自助,以及受害人有故意;第三人的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等。其中与学校事故有关的,主要是第三人的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  )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A.1998
  B.1999
  C.2000
  D.2001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
  A.70%
  B.80%
  C.90%
  D.60%
  【答案】C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  )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
  B.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D.不遵守纪律的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二、多项选择题
  1.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磕掉三颗。王某的伤害由(  )承担责任。
  A.司机
  B.寄宿学校
  C.王某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答案】AB
  【解析】应该由司机和寄宿学校共同负责:首先,司机没有尽到看护责任,应负责任;其次,司机是学校雇佣的,他是在行使职务的过程中出的事故,学校也应该对此负责。
  2.小学阶段的学生适于哪种处分?(  )

  A.勒令退学
  B.留校察看
  C.记过
  D.严重警告
  【答案】BCD
  【解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人身权的保护包括(  )和名誉荣誉权的保护。
  A.身心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答案】AB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人身权的保护包括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和名誉荣誉权。
  4.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  )
  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格
  D.吊销办学许可证
  【答案】ABC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设立的处罚形式及其内容的性质,教育行政处罚可划分为四大类:(1)申诫罚。主要包括两种具体形式:①警告;②通报批评。(2)能力罚。主要包括三种形式:①责令停止招生或停办:②吊销办学许可证;③停止或取消颁发证书的资格。对自然人的能力罚归纳有六种形武:取消考试资格;取消考试成绩;停考或限考;取消录取资格;撤销教师资格;取消考试工作人员资格。(3)财产罚。主要有两种形式:①罚款;②没收非法所得。(4)人身罚。
  5.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
  A.初级职务
  B.中级职务
  C.高级职务
  D.特级职务
  【答案】ABC
  【解析】略
  6.下列选项中做法错误的是(  )。
  A.某班主任经常拆阅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以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
  B.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
  C.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
  D.某中学因为学生李某未能按时缴纳相关费用,将他开除
  【答案】AD
  【解析】A项教师的做法不合法,除法律规定的部门外,任何人不得拆阅他人的信件。D项学校的做法不合法,学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
  7.2007年5月8日课间休息时间,甲、乙及其他同学都在教室内休息。当时教室后部天花板上挂着一个风铃,有几名同学轮流跳起用手去够挂在高处的风铃。乙在距离甲半米左右的地方起跳,他的手在摸高下落时划伤甲的右眼,致使甲的右眼当即出血。后经诊断,甲为右眼外伤性白内障、右眼破裂。虽经手术,但甲的右眼视力降至0.1,并伴有一定后遗症。(  )对甲某的伤势承担赔偿责任。
  A.乙某
  B.学校
  C.教师
  D.乙某的家长
  【答案】A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有明确的监护人时,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本案中,乙在跳摸风铃后,划伤甲眼部,以致造成甲受伤致残,故可认定乙有过错,应承担赔偿责任。又因为乙是未成年人,所以由他的监护人父母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在此案件中不承担连带责任。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力(14岁,初中生)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
  B.餐馆老板因其未满16周岁,不予雇佣
  C.王力应返回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完成学业后即可出去打工
  D.王力完成义务教育后但不想继续升学,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答案】BD
  【解析】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他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就应该继续他的学校生活;如果他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他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9.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B.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
  C.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D.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
  【答案】ABCD
  【解析】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为(  )。
  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职务制度
  C.教师聘任制度

  D.教师任命制度
  【答案】AB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
  11.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是(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答案】A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由此形成了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层次结构,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2.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  )不受歧视。
  A.考试
  B.复学
  C.升学
  D.就业
  【答案】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13.义务教育阶段,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
  B.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C.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D.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
  【答案】A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务部门、价格行政部门机关和审计机关根据责职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侵占、挪用义务经费的;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二)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第五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一)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二)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三)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14.学校或者教师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  )依法给予处分。
  A.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
  C.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的人员
  D.非法方式谋取利益的人员
  【答案】A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二)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  )。
  A.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
  C.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答案】A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学校和教师在建设平安校园中必须(  )。
  A.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
  B.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C.管理不管理无所谓
  D.及时清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答案】AB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1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
  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
  C.不必要收费的
  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答案】A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二)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未采取措施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者防止辍学的,依照前款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题
  某市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罗雅在教师韩某的精心指导下完成了一副美术作品,此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了省儿童画展,荣获一等奖,并获1000元现金奖励。对1000元现金的发放,学校、韩老师、罗雅的家长产生了分歧。学校认为,罗雅代表学校参加画展,学校有权决定奖金的发放;韩老师认为,罗雅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作品倾注了他的心血,奖金应该有他的份额:罗雅的父母认为,罗雅的学习生活由他们照料,奖金当然归他们所有。

  请问:学校、韩老师、家长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学校、韩老师、家长的观点均是错误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公民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规定,未成年人也有属于自己的财产权。我国《婚姻法》《继承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通过小作者的创作活动取得的稿酬”以及“通过发明创造获得的科技奖励而取得的财产”属于未成年学生自己所有,任何人不得侵占。学校的观点是错误的,罗雅代表学校参赛没有错,作品所获奖金却属于孩子本人所有。韩老师的观点是错误的,根据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的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发展的义务。韩老师的精心指导属于法律规定的教师应该履行的义务。家长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对罗雅的学习生活的照料属于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应尽的义务,而不能作为侵占孩子财产权的借口。孩子通过创作取得的奖金应归孩子本人所有,是孩子本人的财产权。鉴于罗雅还是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不能独立从事民事活动。因此,孩子的1000元钱可以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保管。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6 03: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