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Ι部分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荀子
2.近代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上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桑代克
D.裴斯泰洛齐
3.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埃里克森
B.格塞尔
C.布鲁纳
D.维果茨基
4.桑代克进行的著名的迷箱实验所用的实验对象是( )
A.白鼠
B.狗
C.猴子
D.猫
5.用“认知结构”取代“完形”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贝尔
B.布鲁纳
C.苛勒
D.考夫卡
6.下列哪项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 )
A.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B.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C.强调以家长为中心
D.强调师生互动
7.狭义的知识是( )
A.个人的知识或人类的知识
B.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技能、技巧、能力等
C.能贮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
D.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
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9.不属于学习策略定义的观点是( )
A.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指导
C.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10.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11.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2.心理学上的“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13.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 )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
14.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获得了新知识和解决了新问题的迁移属于( )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15.创造力的核心和基础是( )
A.智力
B.知识
C.技能
D.创造性思维
16.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和对( )
A.学习初衷的影响
B.学习过程的影响
C.学习方法的影响
D.学习成绩的影响
17.归因总是与下列哪项联系在一起( )
A.干什么
B.谁
C.怎么样
D.为什么
18.在一个班级内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属于( )
A.小组竞争
B.群体间竞争
C.群体内竞争
D.集体竞争
19.在国外,20世纪60年代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 )
A.研究试验阶段
B.飞速发展阶段
C.普及应用阶段
D.综合发展阶段
20.根据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两种信号系统谁占相对优势而划分的智力类型是( )
A.视觉型
B.听觉型
C.艺术型
D.运动觉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调查法主要有( )
A.问卷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教学经验总结法
E.测验法
22.按照学习的内容,林格伦把学习分为( )
A.技能和知识的学习
B.概念的学习
C.态度的学习
D.语言的学习
E.认知策略的学习
23.班杜拉认为模仿的不同方式有( )
A.直接模仿
B.间接模仿
C.综合模仿
D.象征模仿
E.抽象模仿
24.在布鲁纳的教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是( )
A.结构教学观
B.发现法教学模式
C.先行组织者
D.类别编码系统
E.发展认知结构
25.知识的应用主要经历的基本环节有( )
A.审题
B.理解
C.联想
D.解析
E.类化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7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计算机辅助教学
27.准备性原则
28.有意义学习
29.学习迁移
30.道德认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样对其进行理解?
32.简述国际教育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所呈现出的特点。
33.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34.简述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条件。
35.简述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3分。第37小题12分。 共25分。)
36.试评价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37.为了形成更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