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二章 幼儿生活常规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
A.幼儿园一日生活
B.幼儿生活常规
C.幼儿园保育
D.幼儿园教育
2.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 )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A.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
B.一贯性、一致性和巧妙性
C.一致性、一体性和互动性
D.一致性、互动性和渗透性
3.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 )。
A.遵守纪律的习惯
B.良好的生活习惯
C.自我保健的技能
D.艰苦朴素的习惯
4.在幼儿生活中进行常规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师要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的宝座上走下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
B.教师要引导幼儿自信,鼓励幼儿主动发展
C.教师要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促进幼儿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D.幼儿生活常规教育无需家长的参与
5.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意义有( )。
①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③幼儿的某些生活常规教育不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④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为培养幼儿诚实、不说谎话的习惯,教师向幼儿讲述了《狼来了》的故事,这是运用了( )。
A.渗透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评价激励法
D.成果欣赏法
7.教师给表现好的孩子发放小红花、五角星、小红旗,这是运用了( )。
A.评价激励法
B.渗透教育法
C.成果欣赏法
D.图示观察法
8.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为肮脏的小脸,一张为干净的小脸,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哪张小脸?为什么?”在此基础上,把正确洗脸的流程图贴在洗脸池的上方,方便幼儿对照图片学习洗脸。这是运用了( )。
A.成果欣赏法
B.渗透教育法
C.图示观察法
D.评价激励法
9.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幼儿园,达成共识。这是运用了( )。
A.家园共育法
B.游戏练习法
C.评价激励法
D.图示观察法
10.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途径有( )。
①开展适宜的教育教学活动②渗透到一日生活中进行教育③充分发挥教育合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离园时,李老师发觉琪琪的衣服挺别扭,仔细一瞧,原来是纽扣错位了。在李老师的指导下,琪琪笨拙地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纽扣,准备重扣。正在这时,琪琪妈妈出现在活动室门口。显然,她已看到了一切,脸上写满了不高兴。只见她快步上前,动手要帮琪琪扣纽扣。
李老师一把拉住她说:“瞧这衣服模样,就知道肯定是琪琪自己穿的。琪琪能够独立穿衣,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让她再练习一下,相信她会有进步的,你说对吗?”琪琪妈妈听了李老师的话,似乎悟出了什么,脸慢慢由阴转晴,笑眯眯地对琪琪说:“乖孩子,慢慢扣,妈妈等着你!”
问题:请结合幼儿园生活常规原理,分析李老师的行为。
三、活动设计题
为幼儿园中班设计一个“使声音变大”的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第二章 幼儿生活常规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题干是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含义的阐述。
2.A【解析】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应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3.B【解析】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最主要的作用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4.D【解析】幼儿生活常规的教育,不但需要教师的指导,同时也需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幼儿的一致性。
5.C【解析】幼儿通过遵守一日生活的常规,可以逐渐养成自律的能力。
6.B【解析】利用文艺作品中的鲜明人物形象,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是运用了榜样示范法。
7.A【解析】一面小红旗、一颗五角星、一朵小红花都会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利用这种方法运用的是评价激励法。
8.C【解析】图示观察法以简洁、形象、连续的图示替代传统的示范、讲解等指导方式,引导幼儿在反复观察、思考、尝试的过程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
9.A【解析】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是运用了家园共育法。
10.D【解析】以上三项都是属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途径。
二、材料分析题
【参考答案】
李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幼儿每天都从各种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很多最基本的生活经验,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因此,孩子能做到的事,教师不要代替,家长也不要包办。李老师还努力引导使家长明白,使幼儿园和家长通力合作,为孩子营造一个顺利成长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设计题
【参考答案】
使声音变大
1.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胆实践,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归纳思维,通过比较,了解声音在固体和空气中的传播是不一样的,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
(3)知道把声音拢起来后,声音放大了。
2.活动准备:
幼儿2~4人一组,每组钟表1个、方纸筒4个、带盖的铁盒1个、观察记录表每人1张。
3.活动过程:
(1)幼儿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桌上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幼儿讨论:我用什么方法听?
试一试: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在桌边听钟表的声音。
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我”的发现。
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钟表声音比在桌边听到的钟表声音大。
(2)幼儿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盒子里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幼儿讨论:“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听?
试一试:把耳朵贴在盒盖上;贴近盒盖听钟表的声音;把耳朵放在木头桌子上。
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我”的发现。
玩一玩。游戏:“纸筒里的钟表声”。
①耳朵靠近纸筒口听一听,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和不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声音一样吗?
②再往上加一个纸筒,钟表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③再往上加第三、第四个纸筒,听听钟表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④讨论结果:纸筒拢住声音,使钟表的声音听得更清楚。
4.活动建议:
(1)钟表嘀嗒声一定要明显,听得清楚。
(2)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辨听。
(3)听声音作比较时,幼儿要在同一位置和相同的距离去辨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