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6|回复: 1

2016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3)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4: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9题,共58分)
  1.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专业性
  2.对某一道数学题,小丽和小凯用不同的方法解出了题目。陈老师没有简单地判断孰优孰劣,而是让他们分别陈述自己思考、推理、证明的步骤。这一做法体现了陈老师具有(  )。
  A.关注能力的教育理念
  B.关注过程的教育理念
  C.关注情感的教育理念
  D.关注结果的教育理念
  3.在我国首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蔡元培
  D.王国维
  4.黄老师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根据富勒和布朗的理论,张老师处在(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的中国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是(  )。
  A.素质教育运动
  B.教育实验的热潮
  C.教育改革的实践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6.某中学的张老师在教学岗位上逐步形成了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强烈的从业、乐业、敬业的动机。这些都属于教师的(  )。
  A.专业情操
  B.专业信念
  C.专业态度
  D.专业知识
  7.陆某(14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陆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后不治死亡。陆某(  )。
  A.应负相对刑事责任
  B.不应负刑事责任
  C.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D.不应负任何责任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
  A.在学校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包括管理岗位和后勤的职工
  B.所有教育培训机构中和教育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
  C.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D.其他与教育事业相关的工作人员
  9.小刚在操场上玩滑梯,滑梯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小刚从滑梯掉落在硬地上,造成脊椎严重骨折。对小刚的伤害应承担责任的是(  )。
  A.小刚
  B.小刚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C.学校
  D.小刚的班主任和配班老师
  10.李林学习成绩较差,张老师怕影响整体成绩,不让他参加全市统考,这侵犯了李林的(  )。
  A.受教育权
  B.人身安全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1.进城务工的小章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名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以小孩户口为由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1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指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这说明教师具有(  )。
  A.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
  B.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的义务
  C.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D.教育教学的义务
  13.徐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新教师,她希望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倾听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全面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列关于师生关系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A.接近、亲近、共鸣、信赖
  B.接近、亲近、信赖、共鸣
  C.亲近、接近、共鸣、信赖
  D.亲近、接近、信赖、共鸣
  14.王某担任某县重点中学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教师经验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人民政府
  B.当地县教育局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1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乐教善教,讲究教法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16.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时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有关,这说明教师的关爱对学生学习具有(  )。
  A.榜样作用
  B.心理健康功能
  C.成功作用
  D.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
  17.小孙是某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他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家办辅导班,并收取学生高额的补课费。小孙的做法违反了《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爱岗敬业
  18.葛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所有学生的眼光就跟随葛老师。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下列处理方式,葛老师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露出羞涩的神情
  B.严厉地批评他们
  C.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
  19.《汉谟拉比法典》出自(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罗马
  D.古印度
  20.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武汉会战②淞沪会战③徐州会战④太原会战⑤枣庄会战
  A.②④③①⑤
  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②⑤④①
 21.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
  A.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
  B.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
  C.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
  D.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
  22.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
  A.王安石
  B.韩愈
  C.柳宗元
  D.欧阳修
  23.地球南北极上空,经常出现极光,下列关于极光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南北两极,磁场活动异常活跃,磁场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发生作用,形成了色彩艳丽的极光
  B.地球南北两极气流活动活跃,气流与太阳光交互作用,摩擦放电,形成了极光
  C.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在地磁作用下,聚集到南北两极,并且与大气层中的粒子冲撞产生了极光
  D.南北两极的大气层比其他地区厚,折射太阳光线的能力很强,照射到南北极区的光线大部分被折射回去,形成了极光
  24.“一丝不苟”中的“丝”的本意是(  )。
  A.计量单位
  B.计时单位
  C.丝绸
  D.发丝
  25.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夏季奥运会是(  )。
  A.第26届
  B.第27届
  C.第28届
  D.第29届
  26.“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  )。
  A.秀才、举人、进士
  B.状元、榜眼、探花
  C.解元、会元、状元
  D.乡试、会试、殿试
  27.有人称电影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的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放映者是(  )。
  A.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
  B.塞列克
  C.卢米埃尔兄弟
  D.贝尔德
  28.茶壶一紫砂一雕刻。下列选项中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是(  )。
  A.房门一木材一油漆
  B.夹克一布料一制作
  C.电线一金属一生产
  D.马路一柏油一铺设
  29.每年高考成绩公布期间,社会总要掀起一阵“状元热”和“排名热”。国人热衷于排名的做法,往往会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以下不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
  A.“排名热”具有社会需求,有利于促进竞争
  B.排名就是固化,容易滋生固步自封的情绪,而创新排斥各种排名
  C.过分支持一次考试的赢者,容易形成不宽容失败者的氛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D.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高考只是评价人才的一种标准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4分,共3题,共4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牛顿小时候常被老师与同学称为“笨蛋”;黑格尔读书时外号“懒狗”;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他俩因为成绩差常被罚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但后来,在这个班级中恰恰是他们两个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即使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小时候也曾被学校视为差生,老师对他的总评价是:学分中等的,希望不大的,近乎懒学生的那一种类型。
  问题: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中出现的“笨蛋”“差生”?(7分)
  (2)从现代学生观的角度谈谈这则材料给你的启示。(7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一次某中学的家长会后,小丽家长和小雅家长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小丽家长说:“还是洪老师刚才说得对,他写不完家庭作业,就不让他吃饭!这一招特有效果,现在我们家小丽放学回家准立马写作业,看来孩子不好好学习,咱们这些做家长的是该想想办法。”小雅家长说:“对,这是洪老师有见识,他说现在孩子不努力学习,将来就只能给别人干苦力,对孩子必须用强制手段。家长在管孩子上一定要硬气一点儿,不要心软。所以,我在家准备了教鞭,立了家规,不听话就请他挨鞭……”
  问题: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洪老师的说法进行分析。(1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果这些古代民族曾一度被西部的山川所养育,那戈壁滩真是一个孕生中华民族的巨大子宫。上下几千年,它输送了一个又一个的种族远去,自己却枯缩了,干瘪了,只剩下一片静静的黄沙,还有几声似乎沙化了的鸦噪。
  我静静地听着屋外呜呜咽咽的风沙声。那是戈壁在哭泣吧,是思念它孕育的东亚亿万子孙而哭泣吧——戈壁滩如此干枯,以致没有泪水,只有这呜呜咽咽的哭泣。
  我突然想起,十六年前我鬼使神差地要远赴西域,一定是在睡梦中听到了这哭泣,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
  我离开新疆时没有坐飞机,目的之一是想更多地看沙和听沙。火车昏昏沉沉地摇晃着,因为路基多沙,不宜高速。坐在对面的是一位维吾尔族青年,他告诉我,政府正在考虑运用日本专家在中东治理大沙漠的经验,来绿化戈壁。当然,这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但我们会有钱的——他笑着说,抽了口莫合烟。
  我点点头。这时,车头长啸了一声,拉着列车掠过张掖,向河西走廊的出口奔去,我感到我正在从母腹中第二次诞生下来。
  (节选自韩少功《戈壁听沙》)
  问题:
  请解释画线句“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的含意,谈谈你的感悟。(14分)
  三、写作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个宰相的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看书。爱子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本,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这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请依据材料所传达的主旨,并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字;(2)观点明确,分析具体;(3)条理清楚,语言流畅;(4)论据充分,方法得当。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一5BBCCA 6—10BACCA 11一15BBABA
  16—20DCCBA 21—25 DBCAD 26—29CCDA
  二、材料分析题(30题12分,31、32、33题每题10分,共42分)
  30.
  (1)一般而言,所谓“差生”指的是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可以分成学习成绩不良与道德品质不良两大类。尽管材料中那些被教师定义为“笨蛋”“差生”“一窍不通”的牛顿、马克思、海涅等人在一定时期中表现出学习不良的问题,但并不能以分数机械地将他们认定为“差等生”而加以歧视。(3分)
  事实上,某一阶段的学业不良问题并不直接否定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有进步快慢之分,而无优劣之分,现在成绩或品质不良不等于永远不良。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对象,都能成为优秀学生,都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正如材料中的牛顿、马克思、海涅等人,尽管被教师称作“笨蛋”“差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代伟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3分)
  (2)启示:(8分)
  ①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学生是完整的个体。(4分)
  ②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差生”“笨蛋”,维护他们的尊严;
  ③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一分为二地看待“差生”,因材施教;
  ④关爱“差生”,给差生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自信;
  ⑤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潜能。
  (如不结合材料说明,酌情扣1—3分。)
  31.
  (1)洪老师的做法极其错误,他没有做到尊重学生,违背了“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分)
  (2)“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4分)
  (3)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因势利导;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探寻有效的教育方法。(4分)
  (4)材料中的洪老师只为了求分数而要求家长惩罚学生,不完成作业就不能睡觉,鼓励家长对学生进行体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没有做到真正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4分)
  (如不结合材料分析,酌情扣2—3分。)
  32.
  第一,正如作者写到,“戈壁滩真是一个孕育中华民族的巨大子宫”,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而自己却在岁月中不断老去,枯萎干瘪。(3分)
  第二,“母胎”是孩子的诞生地,正如西部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根脉。(3分)
  第三,“眷恋和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戈壁滩的缅怀和热爱,更是对本源文化的追寻和怀想。(3分)
  第四,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这正是作者文化寻根意识的体现。(5分)
  三、写作题(50分)
  略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1 00: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3 03: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