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统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 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 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 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顺序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集体本位论 D.个别差异性 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科课程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易度 D.区分度 9.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那一教学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练习法 D.情感陶冶法 12.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综合 13.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功能性 14.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分化抑制 D.延缓抑制 15.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 A.波浪线 B.斜线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16.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恐怖症 17.学生的识记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现行组织者 D.互相协助 18.小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效能感 19.小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决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是()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消退法 D.合理情绪法 20.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A.有效说服 B.树立榜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21.田和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哪种特征() A.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意志特征 D.情绪特征 二、辨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2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23.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24.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25.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 27.简述德育过程的节本规律 28.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29.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四、分析题(每题18分,共36分) 30.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从小很自卑和孤独,随着他的成长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成就。 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18分) 31.材料: 学生A:中学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 学生B:平面几何学的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学生A:不光知识这样,弹琴也是,会弹电子琴,学钢琴也快学生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骑三轮车学生A:有意思,学习很奇妙 (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10分)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8分)
110958ir8wnnrzrrdrnrff.jpg
110958yefmifk7ixbzft11.jpg
111001hs2nngyiq5ipiz9y.jpg
111002hzlgb17zo46t21aa.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