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一、技能及其特点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判、单)
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判)
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二、技能的种类
(一)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盲,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再次.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二)心智技能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三个特点: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多)
(一)操作定向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二)操作的模仿
1.操作模仿的含义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2.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单判)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桥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三)操作的整合
1.操作整合的含义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2.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
(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四)操作的熟练
1.操作熟练的含义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万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2.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3)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
(4)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加里培林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加里培林学派所划分的阶段,有的可以合并,名称也可以简化,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一、原型定向
二、原型操作
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
三、原型内化
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