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
特征。学习发展心理学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 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趋势均不 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的特点,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纵 向图景。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更好的记忆。
本章“★”标示内容皆为重点,需要全部掌握。
第一节 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心理的种族发展
三、研究任务 广义 心理的种系发展
四、发展心理学简史
个体心理发展:
五、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出生-成熟-衰老
六、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狭义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单因素论;
2、二因素论;
3、相互作用论
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其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4、心理发展阶段说
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把儿 童对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0~3岁) 一、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
二、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发展 (研究方法的突破、视觉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
2、记忆的发展(延迟模仿)★
3、思维的发展/感知运动阶段(直觉行动思维) ★
4、言语的发展 (理论、发展)★
三、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1、情绪的发展 笑的发展 恐惧的发展
2、气质
3、社会性依恋
4、自我意识的发展
主体我的发展(5-15 个月)
客体我的发展(15-24 个月)
四、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第三节 幼儿期(3~6岁 ) 一、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二、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1、言语的发展:
语法结构的发展: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2、记忆的发展
3、思维的发展
三、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自我批评、自我控制
1、自我意识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工具型、敌意型)
2、道德行为的发展:
3、性别角色社会化
4、同伴关系的发展
5、第一反抗期:三~四岁 第二反抗期:初中少年(两种特殊情况)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7~12岁 ) 一、童年期的学习(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
一般特点、学习兴趣的发展★
二、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三、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自我评价
2、亲子关系的发展★
3、同伴关系的发展★
4、友谊的发展★
5、欺负与被欺负★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11、12岁~15、16岁 ) 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1、生理发育高峰
– 生理机能的变化
? 性的发育和成熟★
2、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二、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情绪变化的特点★
3、第二反抗期★
4、人际关系的发展★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7、18-35岁) 一、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二、青年期的认知发展★
1、智力的发展 流体智力25岁左右达到顶峰
2、思维的发展★
三、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特点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亲密感的建立★
社会关系的变化★
职业的适应
人格的变化:青年人的人格表现得越来越成熟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60岁以上) 一、老年期心理变化观
1、老年丧失观 2、毕生发展观★
二、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感知觉、记忆、思维
三、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退休前后、人际关系、人格的变化 ★ 、死亡的来临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下表仅供参考,请完成其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