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回复: 0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0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疱疹性皮炎具有多形性、伴有剧痒的一种慢性良性皮肤病。

  病因不明,下列因素可能和发病有关。

  1.自身免疫病: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本病皮损的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有IgA免疫复合体和补体呈颗状粒沉着。在真皮浅层的胶原纤维和血管壁也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着。

  2.肠道症状:病变主要发生在空肠粘膜,肠绒毛萎缩变平,肠功能异常。食用含有谷胶(gluten)食物症状则多加重。谷胶亦称谷蛋白俗称面筋,小麦、大麦中含有较多。在治疗本病时,如服用无谷胶食物可使少数病例皮损完全消失。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成年人,在儿童亦可发生。一种慢性、多形性、剧烈瘙痒性疱疹病。皮疹呈多形性、红斑、丘疱疹、风团、疱疹、血疱、呈环形分布。相互融合形成匍行性或地图形。皮疹以紧张之疱疹为主,不容易破裂。 Nikolsky氏征阴性。搔破后形成糜烂、结痂。治疗后留有色素沉着。不侵犯粘膜。

  诊断:

  1.多形性皮疹,环形分布,剧烈瘙痒,不侵犯粘膜。

  2.Nikolsky氏征阴性。

  3.对碘过敏(10-50%碘化钾软膏斑贴试验出现红斑或小水疱)。

  4.血中嗜酸细胞增高,疱液细胞涂片有较多的嗜酸性白细胞。

  5.免疫荧光检查:直接法检查真皮乳头部有IgA颗粒状沉着。表皮基底膜部IgA 、C3线状沉着。

  6.HLA B8发生率约80%,而DW3近90%。

  7.合并谷胶(gluten)过敏性肠炎。

  8.病理:早期真皮乳头顶部毛细血管周围有较多嗜中性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形成小脓肿或形成多房性水疱。随着渗出加重融合成表皮下大疱,内容物为嗜酸性白细胞,真皮有炎性细胞浸润。

  治疗:

  1.注意饮食:给予低盐,避免吃含有碘剂的饮食。同时注意给予无谷胶的饮食。

  2.氨苯砜(diamino diphenylsulfone):D.D.S是治疗本病首选药物,50-100mg每日三次。维持量25-50mg每日三次。

  3.磺胺吡啶(Snlfapyridine):对本病有效,但本药趋于淘汰,市售很少,故目前多用长效磺胺为SMZco 代替。

  4.皮质激素:多辅以氨苯砜治疗,一般常用强的松40mg/日。

  5.中西医治剂:清热除湿,疏风止痒,方用防风10克、生苡米15克、生枳壳10克,生白术10克,生黄柏10克,车前子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发烧加生石膏,脾虚明显者加山药。

  6.局部治疗:见天疱疮。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5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