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回复: 0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脐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0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脐疝(umbilical hernia)是小儿肠管自脐部凸出至皮下,形成球形软囊,易于压回。较常见,发病率与种族有关,黑人发病率较高。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这就造成了脐疝发生的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疝囊为突出的腹膜,表面有皮肤覆盖,皮肤与腹膜之间为薄层结缔组织,突出的内脏多为小肠、大网膜等,很少发生嵌顿。

  一、临床表现

  脐部可见一球形或半球形可复性肿物。小儿安静卧位时,肿块消失。哭闹、咳嗽、直立等使腹压增大时肿物出现。新生儿小婴儿平时永不消失,但以手轻压可使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并可闻气过水声,亦可摸到未闭的脐环。直径多为1cm左右,2~3cm者罕见。脐疝多无症状,个别可有局部膨胀不适感。

  二、诊断依据

  1.婴儿哭闹时,脐部有圆形软性包块突出。

  2.包块自脐部突出,可以还纳。

  三、治疗原则

  绝大多数脐疝2岁内可以自愈,随着年龄增长,腹肌逐渐发达,疝孔常能逐渐狭窄缩小而闭合,故不需任何治疗。但年龄在4岁以上或脐环直径超过2~3cm以上者,则应考虑手术切除疝囊,修补腹壁缺损。

  2岁以上小儿未闭合的脐疝,可考虑使用一般腰带,束带胶布或硬币压紧疝环方法也可使用。但新生儿、小婴儿最好不用,使用不当易引起脐部发炎肿胀,以致穿破。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1 17: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