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回复: 0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介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0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球形,直径约为1微米,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串状排列。有荚膜。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菌落为金黄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β溶血)。

  (三)生化反应

  分解甘露醇,非致病性葡萄球菌菌株无此作用。(是判断葡萄球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一个指标)。

  (四)葡萄球菌A蛋白(SPA)

  是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

  可与除IgG3外的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二者结合后,IgG的Fab段仍然可以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的检测(协同凝集实验)。

  SPA与IgG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作用。SPA还有促细胞分裂、引起变态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活性。

  (五)抵抗力

  对热和干燥的抵抗力较一般无芽胞细菌强。本菌易产生耐药性,如MRSA。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凝固酶:可使加入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凝固。能否产生凝固酶,作为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征,但近年来在人工植入心瓣膜、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关节等患者与早产儿、肿瘤等免疫力低下患者,发现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感染,且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机会性致病菌,应予以重视。

  (2)葡萄球菌溶素(或称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坏多种细胞,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3)杀白细胞素:可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症状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剥脱毒素: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为外毒素,可引起机体发热和增强对内毒素的敏感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休克,甚至多器官系统损害,称为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二)所致疾病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根据疾病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标本。革兰染色后镜下观察。根据细菌形态、排列方式及染色性,可做出初步诊断。将标本接种到血琼脂平板上,观察溶血现象、色素。

  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甘露醇分解试验(+),可与非致病性葡萄球菌鉴别。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5 06: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