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2|回复: 0

201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学辅导:低效利尿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包括留钾利尿药及乙酰唑胺。
  螺内酯
  螺内酯(spironolactone)又名安体舒通(antisterone),化构与醛固酮相似,具有抗醛固酮作用,已知醛固酮从肾上腺皮质释放后,能进入远曲小管细胞,并与胞浆同受体结合成醛固酮-受体复合物,然后移入胞核,并诱导特异mRNA的形成,后者促进一种能调控管腔膜对Na+、K+通透性的蛋白质的合成等。螺内酯可与醛固酮竞争醛固酮受体,最终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螺内酯能抑制Na+-K+交换,减少Na+的再吸收和钾的分泌,表现出排Na+留K+作用。
  螺内酯的利尿作用不强,起效慢而维时久,其利尿作用与体内醛固酮的浓度有关。仅当体内有醛固酮存在时,它才发挥作用。对切除肾上腺的动物则无利尿作用。由于其利尿作用较弱,抑制Na+再吸收量还不到3%,因此较少单用。常与噻嗪类利尿药或高效利尿药合用以增强利尿效果并减少K+的丧失。
  【不良反应】久用可引起高血钾,尤当肾功能不良时,故肾功能不良者禁用。还有性激素样副作用,可引起男子乳房女性化和性功能障碍,致妇女多毛症等。
  氨苯蝶啶及阿米洛利
氨苯蝶啶(triamterene,三氨蝶啶)及阿米洛利(amiloride,氨氯吡脒)虽化构不同,却有相同的药理作用,它们的化学结构如下:

  二药作用于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阻滞Na+通道而减少Na+的再吸收,因而可发挥较弱的利尿作用。同时K+的排泄减少。当醛固酮分泌量过多时,或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时,其留钾作用更为明显,二药作用并非竞争性拮抗醛固酮所致。因它们对切除肾上腺的动物仍有留钾利尿作用。现认为是药物抑制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对K+的分泌所致。但原始作用仍是减少Na+的再吸收,由于Na+的再吸收减少,使管腔的负电位减小,管腔内外电位差下降,乃使钾分泌的驱动力减小。在远曲小管阿米洛利还抑制钙的排泄,这一作用也是与抑制Na+再吸收相偶联的。
  【不良反应】二药长期服用均可引起高血钾症。肾功能不良者、糖尿病者、老人较易发生。其中氨苯蝶啶还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引起叶酸缺乏。肝硬化病人服用此药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偶可引起高敏反应及形成肾结石。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1 18: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