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人2006年毕业于某校数学专业,当年考取了另外某校财务管理专业。
2006年第一次报名参加CPA考试中的会计、财务管理,当时刚刚大学毕业由于考上研究生,暑假找了个数据处理分析的实习生项目来做,并准备哈CPA考试会计、财务管理。由于实习时间较多,第一年考试未过1门。会计34分。财务管理45分。这也是在我的预料之中的,自己真个复习时间加起来可能只有10多天而已,但是这样的结果让我知道CPA考试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困难。
2007年也就是研究生第一年,我抱着对自己的信心,报考了全部5门,准备好好的复习一次性通过。但是2007年的教材由于会计、审计采用了新准则重新编写,好象是5月底才出来教材,当时又正赶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等,因此从5月底拿到教材到期末考试结束7月初这1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我将全部的5门教材基本阅读了1遍。
7月份之后我开始了成天的准备中,由于自己可能预计2个多月的时间通过5门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我放弃了其中的税法,开始准备其余4门。在剩余的时间中,我将每天的时间分配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一个时段看会计、一个时段看审计、一个时段看经济法和财务成本管理。在整个过程的安排是这样的;15天完成教材的学习;就是将教材完整看来一遍,将其中不懂得勾画出来;15天听取辅导老师的基础班讲义;这些所有的资料都是来自于国和论坛;很感谢那些无私奉献的考友们;这个阶段结束基本上将所有的考点完整搞明白了;5天在看一遍教材和讲义;15天进行轻松过关一的练习;找出重点题型的思路与自己的问题所在;5天在对轻松过关一进行回顾;7天进行了真题的模拟;这使得自己掌握好时间的分布与考题的应对;剩余时间在回顾教材和轻松过关一
而其中不得不说的是审计;审计的复习可能与上面的不一致,审计我主要是集中于教材,将教材看了基本上8遍,而且对每种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自己的分析,从而能够顺利通过。
而这里面经济法也不得不说一下;看到论坛上许多考友说自己的成绩远远低于自己的估计。其实我也是。当时考了下来之后对了一下辅导班给出的答案和教材发现自己的经济法答对了80以上;而考下来的成绩才60几分;最后我分析了一下可能是以下2个原因:1个是自己在主观题的回答中可能不够专业,也就是大意是这样的,但专业法律术语没有体现出来;1个是可能当年的经济法出题较为简单,而考委会为了维持一定的通过率,将考试的判定标准提上去了。
最后所有4门都过了。会计、审计、经济法都是60几,财务管理70几。
2008年最后1门税法,通过起来较为容易,复习了1个月左右,远远长于去年4门的时间,而且考试下来感觉也不错,通过了80几分。
这是我的小小经历而已,下面是一些体会。
1、CPA需要时间和效率。时间是学习的基本要素;但是并不是最为重要的要素;效率才是最为重要的;效率的提升在于方法的提炼。
2、要能够坚持。长时间的学习准备往往使人精力憔悴,但是没有坚持的毅力,很难走到最后。
3、多交流。准备CPA可以给自己找个伴,一起准备一起分享其中的苦于乐。
4、资料的选取。我通过主要源于国和论坛各位同仁的无私奉献,大家多交流辅导书籍、视频资料等。
5、考试结果不代表什么,主要是心态与过程。
最后,感谢那些无私的考友们!
以上是我的一些体会,仅供参考!
祝各位都顺利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