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05,会计、审计、经济法,全挂,30-40,;开始读夜大本科,转专业到会计
2006,经济法、税法,全挂,58、59
2009,准备考研
2011,财管、战略、经济法,57、60多,70多
2012,会计、审计、财管、税法,70多、87、83、88
2013,综合,63;研究生毕业
我的经历没有多么励志,但也算坎坷吧,昨天查了成绩就哭了,总算明年不用继续了,非常感谢国和论坛,把自己的学习方法记下来,希望对以后的考友有些许帮助。
前两年只是看教材,没有条件上网,不知道大家都在怎么学,周围也没有人考,自己闭门造车,结果当然很惨!读研后,通过和同学交流,选择轻松过关。
2011年6月份考六级后,7月中旬开始准备,时间紧,选择“教材+轻松过关1”,考3过2。
2012年6月份开始准备,时间充裕,试听了几次课件,感觉很好,尤其财管,第一次57,第二年听课件,茅塞顿开,感觉就像以前没学过,选择“教材+轻松过关1+基础班课件(论坛里大家分享的)+临考前串讲+最后六套题”,会计-张志凤、审计-刘圣妮、财管-陈华亭、税法-叶青,我试听了几个之后,觉得这四个老师讲课适合我。大致过程:先听一章课件,再看这一章的教材,再做这一章的轻一,一章结束,这样四门同时进行,一遍下来将近两个月。后来总复习:两套真题,找感觉;轻一中的真题、练习时的错题;一遍教材;真题中的错题;最后六套题,中华东奥各三套;听串讲;考试前,看了看串讲讲义。2012年就是这样了,相当痛苦的一年,严重失眠。
2013年,研究生毕业,杂事超多,又跑到千里之外工作,真正开始准备已经到了8月初,真正开始才知道和预想的完全不一样,8月中旬买了中华的课件,前三门的老师忘记叫啥了,男老师,在事务所工作过,下午三门陈华亭。刚开始,听课件(实际只听了上午三门课的一半),几天之后发现时间不够,自己看讲义,英语每天看1.5小时,总之复习计划一变再变,教材只看了经济法、战略和职业道德,实在没时间,就这样到了最后两周,听串讲,按照串讲讲义一条条找答案(陈华亭的经济法基本全覆盖,可惜最后只是扫了一眼),该背也要背,尤其英语,我背的是往年真题,最后一周开始练习英文打字。考试前状态很好,考完估计60上下。
忐忑中,查完成绩,激动了老半天,明年可以安心要宝宝了(已经31,高龄)!最想对大家说:坚持!再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