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上大学选专业是就想报考会计,结果被家长阻止,要求报考了热门专业计算机。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又是和会计息息相关的,所以自学了并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和电算化的证书。 一直想向会计专业最高层次的考试——注册会计师发起挑战。2008年的尝试看了两门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总是不能坚持看书计划,最后勉强看完两遍书参加会计和税法考试,结果惨不忍睹,都是30-40分。怀着沉重的心情沉寂了好几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又重新考虑参加考试。梦想着新的生活方式,我想要改变现状,2011年我又重新拿起注会书准备考试。这一次颇有些破釜沉舟的想法,第一年总共用了大概5个月,准备之前学习过的会计和税法来考。当时想法是全部通过了,第二年就考剩下四门,第一年要是有一科未过,就证明我确实不适合从事该项业务,就彻底放弃。第一年如愿以67分和70分的成绩考过了会计和税法,第二年审计61分、公司战略65分、经济法73分和财务管理75分,不是很高。本人属于看书很慢,做题较快的人,平时粗心大意、但是考试时心里素质较好的一类人,乐观派。通过两年努力,我收获许多,现在以我的学习经历给大家一个借鉴,希望大家早日通过考试。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我的学习经历: 第一年5个半月中,我每天有两个时间段看书,一个是中午,一个是晚上,当然周末是两天都要看书的,本人一直是上行政班的。每天从晚上7点半开始看书(要选择安静没人打扰的地方,本人小孩比较小所以一直在办公室看书),每周晚上只有一半的时间陪家人吃饭,另外一半时间是在外面吃了直接看书,由于本人看书速度较慢(最初的一个月很关键,只要坚持做好以后就会形成习惯,看书成了每天必须做的事,如吃饭睡觉一样,不会成为负担的),一开始每天到了9-10点就特别想睡觉,所以买些零食吃,葵瓜子吃的最多,不停的边吃边看,这样可以熬过瞌睡,每天看到11点才回家,大概要12点半睡觉。中午基本只休息15分钟,然后在办公室看书,大概每天中午能看到1-1个半小时的时间。 第一遍首先是先看书,每天工作任务大概是每小时10页,每天大概任务是50页,两本书看完大概花费1个月时间。然后是做辅导教材(会计我选的是东奥的张志凤、税法选的是中华网校的叶青)轻松过关一和梦想成真一,这遍只是看辅导教材加做客观题,只看一遍书估计做大题即有难度,又费时间,做辅导教材是每天大概40-45页。做题目不管会不会,要保证速度,切实按照进度完成,注意弄懂题目知识点,但不要钻牛角尖,(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有的题目不是第一遍就能通的,如果有做错的进行标记。我没有在辅导书上直接填写答案,而是用本子记录,方便第二次做题,辅导书可以重复使用。我把两门的辅导教材扫了第一遍,花费1个月时间。 第二遍也是听和看网校的配套课件(基础课的),这一遍速度慢点(大概会计10天、税法8天),我用的是ABPLAYER,这款播放软件听音频文件可以加快速度,我第一遍听课件是大概1.2倍速度,如果容易理解的章节则直接看书而不听课件,所以总体来书会计是全部课件都听了一遍,税法则是重点和难点章节听课件,其他的都是看书的,这样大概花费18天左右。学习完基础课程后,第二遍做辅导教材,这一遍是加上主观题的大题一起练习的,花费的时间和第一次做辅导差不多,大概22天左右。如果有做错的题目进行标记。这一遍做了一遍历年真题,从2008年-2010年,09年有两套,总共做了8套真题。这遍真题没有看做题时间,主要以会做、做完为目的,结果也是惨不忍睹的,好像平均40分-50分。每天1套并且订正,周末每天2套,大概用去7天时间。做错了进行标记,不在卷子上做题。 第三遍是重点难点章节听课件加做辅导教材速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和第二遍一样,全部的章节书或者课件加全部的辅导教材及题目。这遍播放课件加快速度为大概1.4倍速度,以上两样内容总共花费22天左右的时间。这一遍做了一遍历年真题,大概花费6天时间,平均分55-80分之间。同样是做错了进行标记,不在卷子上做题。 第四遍没有再听课件,仅仅是做前面辅导教材中标记错误的题目及大题,大概花费了15天时间。这一遍做了一遍历年真题,严格按照考试要求的时间做题,大概花费5天时间,平均分为67-90分之间。做错了进行标记,不在卷子上做题。 第五遍还有半个月时间,把经常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归纳、容易遗忘的知识点、主观大题和新增变化较大知识点整理清晰思路,做好相关笔记,大概花费5天时间。然后每天开始看以往做错的辅导教材中和历年题目的错题以及笔记。做两套模拟题,按照考试时间要求自己,这两次模拟大概59-80分之间。 第四、五遍将会是一个升华阶段,你会进步很快,思路越来越清晰。也是你提高得分的重要阶段,当然如果没有前面三遍的基础,想提高也难。 考试中也运用了一些技巧,比如选择题中如果一个案例在两个选项中犹豫不定,下面的选项有直接和上面选择相关,我们可以适当的分散选项。上面选项选A,下面就要选C,如果上面选项选B,下面就要选D .如果你都不确定,那可以用AD或者CB来进行选择,至少能拿到一半的分数。还有就是即使不会写,只要有时间哪怕是写公式也可以,写思路也可以,不要轻易放弃复习时的任何章节和考试时任何题目。当然还要权衡题目所花费的时间,如果需要10分钟以及很小心才能得到满分5分,后面的题目只要6分钟就能拿到得分5分,那当然选择容易计算的。适当的避开这些陷阱,可以有助于你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其实这些技巧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在考试时很好运用的人就要有良好的心态,这个考试当中很重要。 由于漏题问题,第二年1月份才拿到成绩单,其实本人在11月份就开始了另外四门的准备工作。到不是自信,主要是考虑成绩应该会在过春节前公布,如果提前看书,无非就是浪费2个月的时间。(第一年要是有一科未过,就证明我确实不适合从事该项业务,就彻底放弃)如果等成绩公布了,我11个月的复习就要生生减少2个月,对于第二年4门的工作量来说太重要了,我不能不提前看书。当然后来推迟一个月并改成机考也是未曾预料,让我本来通过时的信心满满,变成忐忑紧张。 第二年由于11月份就开始准备,我拿来2011年的四本书及他们的辅导教材(审计我选的是东奥的刘圣妮、财务管理选的是中华网校的陈华亭、公司战略是中华网校的杭建平、经济法是东奥的郭守杰,对了财务管理用的是东奥的辅导教材,其他几门是根据辅导老师选择的辅导教材),轻松过关一和梦想成真一。第一遍也和会计税法第一遍一样进行复习,大概花费了3个月20天左右的时间。 后面几遍我针对针对不同的科目进行了调整,第二遍中审计、经济法、公司战略听课件(全部章节)和做辅导教材,财务管理主要看书(重点难点章节听课件)和做辅导教材,个人认为财务管理仅仅是思路变化,公式的记忆,不是很难,不过如果是数学理论不太好的要重点复习一下。审计一定要认真听刘老师的课件,她说翻哪里就翻哪里,绝对有助于你思路建立、概念记忆。花费时间很多,但是可以感觉到,绝对比你自己去看书效果好很多倍,都说审计是天书,可是还是有很多人看懂了,只要多听多看多写,你也可以攻克,审计也是我在所有6门课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经济法也是要听课件,郭老师讲的很好,例子很生动,经济法是我所有考试中花费时间最少的一门,但是郭老师的课件和题目是我把握它的手段,其实经济法很好考,主要是题目相关性较少,一题出错,不会影响其他题目正确性。公司战略由于本人对于高层次的理论和实务接触较少,公务员申论水平奇差,所以对这门课非常畏惧,所以在四门中这是我花费时间第二多的,杭建平老师讲的很好,绝对有助于建立这门学科的概念和理论,但是出的题目不够灵活,有生搬硬套课本,由其是选择题,郁闷那个郁闷,那些汉字排列组合就是难以记忆。这一遍速度很慢,大概也花费了3个月。在复习基础课件和辅导教材时,纠结了很久是一门课件配合辅导教材,还是两门课件配合辅导教材。最后决定两门课件听完在做相应的辅导教材,其实当初担心课程到第三遍时会间隔时间很大(第一门全部结束复习一遍,等第三遍复习同一门课大概要间隔3个月的时间),但是通过事实证明关系不是很大。 第三遍审计、经济法、公司战略听课件(全部章节)和做辅导教材,财务管理主要看书和做辅导教材,这一遍用的全是新的教材,发现审计删除了很多章节,狂喜。这一遍也是听新的课件,做新的辅导教材,这个花费了双倍的书费,现在看来是值得的。每一遍做辅导教材都没有在原书中做题,而是标注出错误的题目,错一遍在题号下画一小横。这一遍同时做了历年真题09年新旧制度、2010年、2011年总共每门四套卷子,这一遍同样是注重做完,而不是按考试时间做完(本人请了半个月的病假加工休假5天),大概花费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第三遍复习完后发现经济法掌握的最好,审计有所领悟,公司战略还是很纠结,财务管理确实总是记不住复杂公式。上网找了些方法,发现审计还是要多看多做,公司战略也要多接触财经方面问题,财务管理发现阎华红老师的课也将的很好、对于记忆公式非常有效。 第四遍审计是听了重难点章节课件、公司战略是听重难点章节课件、财务管理是听公式记忆不全章节及变化章节的课件(阎华红的),经济法课件未做复习。所有的辅导教材做了一遍,历年真题做了一遍(这遍真题主要是看纸质历年卷子,把题目的答案打在电脑上,而且是按照考试时间要求),这一遍大概花费了1个月20天左右。 第五遍审计还是听重难点章节课件、公司战略是听重难点章节课件,其他课程不听课件也不看书。所有辅导教材把错过的客观题和大题再做一遍,做了历年真题09年新旧制度、2010年、2011年总共每门四套卷子(这遍真题主要是看纸质历年卷子,把题目的答案打在电脑上,而且是按照考试时间要求),大概花费了25天左右的时间。 第六遍把所有辅导教材把错过两遍以上的客观题和重点大题再做一遍,大概花费10天时间。然后经常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归纳、容易遗忘的知识点、主观大题和新增变化较大知识点整理清晰思路,做好相关笔记,大概花费4天时间。然后每天开始看以往做错的辅导教材中和历年题目的错题以及笔记。做两套模拟题,按照考试时间要求自己,这两次模拟大概55-91分之间。这次考试在10月份,所以十一期间也是我复习的好日子。 提醒大家的是辅导教材每个章节前面内容都是一遍重点的复习,所以不要光急着做题,看一遍老师的归纳总结内容也是知识的记忆。第一年的复习中第五遍及第二年中第五、六遍只是做错误两遍以上的客观题,没有做错过和仅错一遍的客观题是不做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不同的复习时间。在第二年复习中审计和公司战略一直是我担心的课程,所以在后期比较集中弥补。 良好的计划安排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严格按照计划或者提前完成计划是成功的另一半。我的通过需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是家人的支持。为了能给我充足的时间,家里人担负起帮我照顾女儿,打理家的责任。而我的另一半在我复习中也不断为我出谋划策,首先是计划的建立,他把每本书的页数加总,按照总共的复习时间进行规划,书要看3遍以上(这个不是机械的仅指看课本,听课件也是看书的一种),辅导教材要4遍以上,历年题目要3遍以上。这样除以天数,得出每天的工作进度。后来我在他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嘿嘿。我老公是通过了司法考试的,所以他认为课本很重要,要多看课本。可是我认为科目和个人条件不同,我大部分课程都是只看了一遍教材,其他几遍都是以听课件为主。我认为好的老师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规划出重点。而自己看书平铺直叙,不知道重点很难点,很容易迷失方向。尤其是像我这种迷迷糊糊的人,很需要别人的指点。最后一遍的归纳总结很重要,很多门课程有些知识点是在我最后归纳总结中才形成思路的,如会计的合并章节大题、税法所得税计、财务管理的BS原理等等。其次是在考试期间帮我查询各种最新动态,如机考的注意事项。我们机考在比较远的地方,所以为了考试还在附近住宾馆。我在每场考试结束后,他总是在旁边陪同,饭也是直接送到面前。在考完财务管理的时候,我心情很差,总感觉题目很奇怪,有一些知识点太基础,而最后一道酒店的大题又好多空,数据也变态(只要会算的就一个一个填空,填了好多空,但是放弃了计算最后的数据的打算,感觉计算量太大不值得,所以做了该大题的第二问,那个问题简单,做对绝对没问题),计算出的数字都不是整数,心里没底。可是他一直鼓励我,认为不会有太大问题,结果考了75分。审计感觉很好,结果只有61分,郁闷。老公说幸好当时感觉审计考得好,要不然第一门就砸锅,考试心情一定受到影响。希望大家考完后不要急着对答案,没有意义,而且影响心情。我是到考试成绩公布后都没对过答案的。 这两年中我收获的很多,只要肯下功夫,没有事情是不能达到的。坚持很重要,也要抵御各种诱惑,现在要我静下心来学习,我随时可以做到。我是上班一族,为了考试我推掉了大部分的应酬,过年也只给自己3天休息时间。只要是好朋友是会支持你的决定的,不会怪你的。家里人也要做好沟通,有好的结果需要家人支持。所以我一考完就和家人朋友聚聚,他们都为我取得的成绩而开心。 我老公是09年通过司法考试的,当时他只复习了万国讲义(不是很懂),根本没有看过三大本。他在通过时也写了他的复习经历,很多人臭骂他,认为他说不看三大本是不可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他是万国的托。所以任何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那是他们不可能,只要你努力了你就是那个可能。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于薄弱的要多花时间和精力。现在看来我多花时间去看审计和公司战略是对的,两门都是险险60多分通过。(对了学习进度是估计的,有点不准确哈) 2013年1月7日 Lubeiji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