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会计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管理会计 侧重于服务企业内部的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各层次的管理者 侧重于服务企业外部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 二、会计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2.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14年新增)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2014年新组合) 一、财务报告目标(2014年新增) 1.财务报告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2.我国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规定: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应企业管理层收获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原第二节) 会计主体 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注意】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 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注意】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 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 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要求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注意】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要素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1.资产 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1.历史成本(实际成本) 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第五节 财务报告 资产负债表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