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交代一下背景:完全零基础,非会计专业,读书时也从未想过从事会计行业。但毕业找工作阴差阳错入了这一行。因为工作需要,也是自己对自己能成为一个更专业的人的期望,开启了注会之路。今年10月份首考,幸运的过了会计和税法。
发现国和论坛以后,决定要考一门试的程序基本是:在国和论坛阅读若干篇经验贴——总结经验贴的成功分享中关于复习时间、进度、所用资料的信息——决定自己所用的资料——下载或购买所需资料——结合经验贴及手头已有的资料,制定自己的学习进度计划——计划实施——坚持到考试。准备注会也一样。
时间:大块完整的全日制学习时间是三个半月。因为是零基础,大概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听了一个月会计基础的课,对会计有了大概的认知,这部分除了觉得知识琐碎规定繁多并没有遇到什么理解上的困难。四月份开始张志峰的基础班,听第一章时觉得so easy! 这不就是会计基础的内容嘛!然而第二章响亮的告诉我,当然不是啦! 第二章金融资产,来来回回大概学习了有快一个月,终于有了点感觉,不像刚开始的一头雾水了。这部分有点浪费时间了,我在心里默默打定主意之后不能再一章一个月这样龟速前进了。但也算值,死抠第二章过后,再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说难的第四章我反而也没有觉得太难理解,大概两周的时间里仔仔细细的听课件、做笔记、理解着就完成了。后来想想,第二章大概就像是初学者总会遭遇到得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跨过去再往后走,虽说路途仍然未必容易,却也不再那般吃力了。第一遍基础班从四月份开始,同时也在忙别的事情,拖拖拉拉大概6月下旬结束的。因为也有别的事情要忙,本来打算边看网课边做轻一,过完一章一总结,变成了第一遍学习只认认真真的听网课、做笔记。但基本保证了没有盲点,同时,之前看过但因为战线太长已经忘记的,也并没有重新回头去补,而是用到哪里回去找找。从7月上旬开始,变成全日制学习。大概一个月又大半的时间,重新看了一遍会计课件,第一遍做轻一。本想强化班习题也给做了,但因为时间进度不允许,强化班只做到第十章就放弃了。8月下旬开始刘颖税法基础班学习,这段完全不看会计看税法了,网课看一章轻一做一章,税法当时觉得没有理解上的困难,并没有做强化班,税法第一轮学习持续了不到一个月。9月中旬开始的大概二十天里,开始处理税法中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以增、消、营、个税、企税大块以计算为主,税收优惠及规定为辅,其他小税种计算较为简单,税收优惠和征管给予了更多关注。另外土地增值税也是几乎每年的必考项,计算也记熟。同时第三遍看会计课件,主要是看了之前不太熟练,以及已经忘了大半的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利润分撇、所得税、企业合并等比较重要的章节。10月5号开始做税法最后六套题,一共做了五套,每天一套并对答案,查漏补缺,从40+的分数在做最后三套的时候都能及格。10-14号做了五套会计。因为8月下旬开始都是以税法学习为主,会计基础本来就为零,又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懈怠,第一套会计六套题是30+的,这个时候其实多少是有点放弃会计了。但还好并没有真的彻底放弃,这五天里我还是抱着一丝希望仔细研究六套题的大题答题思路,其他时间第三遍过讲义,把自己判断的比较重要或薄弱章节的基本点过了一遍。所以最后这几天会计的复习思路是大题以最后六套题为主,小题以课件为主。15-17号最后三天不再做题,税法、会计不停地看课件或做的六套题。
资料:上面多少都带到了。会计:张志峰基础班视频、讲义,轻松过关一。东奥最后六套题。会计基础班视频一遍,讲义前后完整的过了大概三遍,疑难章节如金融资产、企业合并等单独多看了一遍。轻一做了一遍。最后六套题以大题学习答题思路为主。税法:刘颖基础班视频、讲义、轻松过关一、最后六套题。视频一遍,讲义学习一遍、背诵一遍,最后快速的过一遍大概总共三遍。轻一一遍,最后六套题做一遍,看一遍。会计和税法的教材都买了,总的来说会计的教材近乎一动没动,税法的教材还是很有必要的,许多税收优惠税收规定等,网课课件都省略了。
总结:自己能从零基础一次过两门有努力的成分,也有运气的成分。坦诚的说,个人觉得对于完全零基础的学员来讲,如果不是自觉天赋较高,还是安排更为充裕的复习准备时间,考试的时候方能更从容一些。像我回过头来看,除了之前断断续续的入门阶段,大概平均每科分配两个月(全日制),并难易结合的报两到三科为宜。同时注会也确实是需要重复记忆的一门考试,如果能时间更充裕些,我在复习税法的时候同时也带着会计的复习,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另外,资料不贪多,把做到的题都搞明白比作了很多题留下很多盲点更有益处。最后,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其实我最后复习的时候对税法还是比较有自信的,会计基本就要放弃了。但还好并没有。最后会计能过大概一是得益于我开始时候打的基础还是比较牢的,二也是一直到最后一刻都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复习方法。学习注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复,十分需要坚持的过程。我还有四科要过,只过两门就来分享,是感谢和回馈国和论坛,是总结自己学习的优缺点,是给自己攒人品,也是和同样奋斗在注会路上的同胞们共勉~都加油~都好运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