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明年不用考了,激动啊
72分高于我的预期
在事务所上班,平时不是不想看,实在是没心情看,看的不多,考前足不出户,出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通过了
考完就下决心 过了五十分就来发帖,通过了更要来发帖
顺便总结一下复习过程,
英语看了中华的讲义,背了上面的专业词汇,其他的算是读了一到两遍,不是不想看,没时间看。想着到时候只要题干看的懂,英语多少能写上点,即便专业词汇记不清,表达个意思 就可以。事实上考试的时候,18分的英语中有一个分值2分的题,没看明白题干,放弃了,其他的基本上都写了,自我感觉想写的都写了,即便用中文答,我也只能答到那种程度。
风险管理、财管、经济法我是11年考的,所以大概还记得点。而且风险管理在最后十五天之前,好像就大概看过一遍重点,所以只是把教材重点背了,就够应付了。题再变也总是那点东西。
财管的大题就那几种类型,但是由于综合阶段的大纲明确了不出大的计算题,所以财管可以出的,也就是那些比较框架,概括的东西,比如计算股价的几种方法之类的,再不就是小的计算题,复习起来也不算费事,总比算大题要节约时间。所以财管主要有个总体的框架,哪一章是哪些内容要知道,再把边边角角记清楚就行了,但是切不可一只半解,即便是小题也要练手做些练习题,我就是没有练习,一方面是没时间,另一方面是以为小题嘛,怎么也能应付。以至于考试的时候,碰到一道好像是算市盈率的题,我就没算出来,老觉得题干上少给了一个增长率,瞎写了一气。
经济法我就听了郭老师的综合课件,他的课件比较少,游文丽老师的课件太多了,没时间看。所以主要就复习的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破产法也看了一遍课件。竞争法没看完。其他的好像就没咋看。主要还是没时间。幸运的是,下午的那场,真的考到了主板上市和创业板上市的各项经济指标,悲剧的是,人老了,记性差了,居然把两者的经济指标写反了。一度让我以为我要因为这几项经济指标功亏一篑。
另外三门是10年考的
税法比较散乱,感觉无从下手,把中华综合班的课件学习了两遍,之所以不是一遍,是因为里面的东西感觉专业阶段都没学过,和专业阶段不是一个思路,另一个感觉不管考试考不考,还是学到了东西。
审计和会计也主要是学的课件,尤其是审计,有变化的东西,而且书本太厚,没重点,再加上平常做项目,实质性的程序写起来,不是多难的事,所以主要学课件。会计前面基础的东西还是过了一遍课件,速度比较快,也比较没底,因为过课件的时候,觉得自己忘掉了很多细节。另一个是碰到记不得的东西,比如租赁,不如投资性房地产就有针对性的复习教材。
写的不太具体,因为我也记不到太多的细节,希望能对以后考试的同仁有帮助。
记得复习的时候,听哪个老师(好像是郭守杰老师)说过一句:这个考试,一个靠底蕴,一个靠人品。
确实是这样。考完出来,自我感觉,上午的试卷做的很顺利,保守估计也能到70分以上。下午的考试,一个是经济法的经济指标错了,另一份财管的小计算题错了,英语两分的题没做,很担心会过不了。(具体两张卷子考的什么内容我已经记不得了)。虽然考试的时候,觉得题出的很简单,尤其是下午的那张考试。因为我觉得题简单了,必然要求要提高,再加上中注协让人捉摸不定的给分方式。实在不是自己感觉好就那能过的。还好人品又一次爆发了。
总结一下,这个复习不能什么都看,要抓重点,有所取舍,尤其是时间不够的时候。另外一个,如果是在考专业的同学,打好基础很重要。虽然我今年复习的时间很短,但是前两年考专业阶段的时候,我还是花了时间的。有些东西,今年是还有印象的,所以才敢冒险,最后十五天来突击。
注会考试结束了,这个证其实没那么重要,如果你工作了的话,你会知道,即便有了这个证,也不会立马在你的工资待遇上有所体现。只是它给你提供了一个机会。所以,大家还是要劳逸结合,没必要为了考试弄垮了自己的身体,不划算。
最后,要谢谢国和论坛上的“大家们”提供的课件,对我这个非专业的人来说,很实用,而且还省了不少费用,呵呵。
祝大家愉快地度过考注会的旅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