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这几天在看单桩、单排桩和疏桩的沉降计算,这是不是不考啊?头大了!
以下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color=]问题整理...
红色的是个人没有理解透彻的!
[color=]1、
[color=]沉降计算点和应力计算点在两种不同解法中是不一样的,在复合桩基计算中,基桩引起的应力计算按5.5.14条为下图点位,承台压力引起的应力则可以直接按沉降计算点计算,附加应力系数查表取值时,基底长宽取按5.2.5条确定的承台计算域面积?如果是,那么只要分4块就够了,搞个u块干嘛?
[color=]2、承台计算域面积,无筏板时按全承台面积,Ac按规范算;有筏板时,按下图:
[color=]Ac=[0.5(sa1+sa2)x0.5(L1+L2)-nAps]/n (n为条桩下沿宽度的布桩数,按图为2)
[color=]Ac=
[color=][0.5(sa1+sa2)x0.5(L1+min(筏板外挑长度,2.5筏板厚度))-nAps]/n (
为条桩下沿宽度的布桩数,按图为1)
不管怎么算这个Ac都是扯淡,算不准,所以5.5.15条条文说明说只能用于,实际计算时要用,折腾。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75.png
3、衍生出荷载取值问题,此处不考虑人防、地震等等,只考虑水和土的作用,当水浮力土作用(这种情况很少碰到,要很深的很高的水位了),但是到底按永久还是可变呢,这里有3个概念了,最高水位、常年水位、将土作用折算为一个虚拟水位,那么虚拟水位肯定是永久荷载了,最高水位至max(常年水位,虚拟水位)这段水浮力按可变。还是保守点将max(虚拟水位,最高水位)按永久荷载考虑算了。
[color=]留白
桩基规范5.2.5条与5.5.14条。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76.jpg
1、承台底土不分担荷载(Mindlin)
1>、 确定水平影响范围内(0.6倍桩长圆形内)桩数量m。
2>、 确定水平影响范围内每根桩的桩端阻力与桩顶荷载之比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77.png
,如果按经验参数法
近似取值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78.png
。3>、 按5.2.5条确定承台计算域面积A、桩身截面积Aps及域内桩数量n,以确定单根桩分摊的
域面积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79.png
。4>、 确定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80.png
,Fj为按准永久组合折算到j桩的桩顶附加荷载,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81.png
为桩顶以上土层的有效重度,d为基础埋深。5>、 确定水平影响范围内每根桩的端阻力应力影响系数Ip,和均布侧阻力应力影响系数Isr(荷载时为Ist)。 a>、
[color=]长径比l/d(方桩时0.886l/b,按面积等效折算)。
b>、m=z/l,z为应力计算点(计算土层的1/2厚度处)至桩顶的竖向距离。 c>、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82.png
6>、 列表计算第i层
[color=]σzi
第1层土1/2厚度处水平影响范围内所有桩产生的附加应力之和。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83.png
第i层土1/2厚度处水平影响范围内所有桩产生的附加应力之和。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84.png
7>、 沉降计算点的最终沉降量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85.png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86.png
σzi为水平影响范围内m个桩对i层土1/2厚度处产生的附加应力之和,
σziΔzi 即为基桩引起的该土层的附加应力分布面积;
zi计算至i层土底面,σzi计算至i层土1/2厚度处。故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87.png
计算应力计算点(假定为第j根桩)的桩的桩身压缩量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88.png
。
沉降计算点的最终沉降量
国和论坛-关于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的疑问-2390.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