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集合第一章:总论(练习在附件中~~~·)
知识巩固及练习(第一章).doc
(36 KB, 下载次数: 0)
本章包括六节内容,分别为: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第五节 会计计量
第六节 财务报告
本章考试大纲基本要求:
(1)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会计要素:利得损失、资产、收入的概念。】
(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容和要求要掌握】
(4)熟悉财务报告目标;
(5)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知识点归纳:
(一)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二)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
(三)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内容: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1.重置成本,主要是在资产盘盈时使用。
2.现值,资产减值时用现值作为减值判断的标准。在分期购买,且时间较长(通常在3年以上)时也会用到现值。
3.可变现净值,在存货的期末计量时使用。
4.公允价值,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中必须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中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