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案例:某电器公司2014年利润总额100万元,计提了10万的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2015年的利润总额200万元,今年支付了去年计提的10万预计负债,不多不少,且没有产生新的预计负债。假设没有其他调整项。2014年,计提了10万预计负债借:销售费用 10贷:预计负债 102015年,实际支付了10万预计负债借:预计负债 10 贷:银行存款 10川哥讲会计:2014年按照会计标准的应纳税所得额=100万按照会计标准的所得税费用=100*25%=25万;计提了10万预计负债进入销售费用的情况下,而税法并不认可该笔费用,因此按照税法标准的应纳税所得额=100+10=110按照税法标准的应交企业所得税=110*25%=27.50差额分析:按照税法比按照会计多交了2.50万,在未来按照税法将比按照会计少交2.50万。2014年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 2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 贷:应交企业所得税 27.50川哥讲会计:2015年按照会计标准的应纳税所得额=200万按照会计标准的所得税费用=200*25%=50万;按照税法标准,虽然支付的10万没有形成2015年的损益,但是应该在本年递减,所以按照税法标准的应纳税所得额=200-10=190按照税法标准的应交企业所得税=190*25%=47.50差额分析:按照税法比按照会计少交了2.50万,刚好是了结2014年的尾巴。2015年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 50贷:应交企业所得税 47.5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川哥讲会计小结:2014年会计上确认了25万的所得税费用,实际却需要支付27.50万的企业所得税;2015年会计上确认了50万的所得税费用,实际只需要支付47.50万的企业所得税。这就是所谓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未来的年度可以抵扣,即预期可以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按照资产的定义,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