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回复: 3

[申论] 今年省考75分上岸了,分享下我的学习心得与经历(重点在后面的申论思维详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14: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先介绍下我自己,某胖妞,花V一枚,大龄理工科女青年,单身狗,不善且不喜交流,备考的第五个年头,参考公考次数几倍于十个手指头,因为目标一直是国考和省考竞争相对激烈的职位,所以一直没有进去。从15年下半年认识了步知,彼时的我,申论恒定在38-50分,行测大概在65分左右。今年省考都是70+。。感觉申论这样的分数,归功于两点:一是过硬的基础题型答题能力。我之前真的是死磕大作文,作为一个理工女,这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痛苦。转变观念,主要归功于花爷,毕竟任谁被一堂课几遍,几堂课十遍的强调,也会有所改变。二是打通了申论思维的关卡,理顺了整体申论答题的脉络。发帖主要说说对花木君新课程学习的一些心得,这也是对我自己深入总结阶段的一个督促。《申论通关需要哪些思维?》系列课程,我已经是第三轮学习,行政思维的两堂课已经“刷”了四次了。我不知道大家在初学习这一系列课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估计不少刚刚接触的战友会觉得比较生涩,难懂。我算是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这部分课程确实是比我之前看书要理解的容易和透彻很多,但我还是刷了四次,说实话,花爷的课程别看着短,其实要真正吸收好,建议最少是真正的学习两遍,并且,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走神!!!学习具体课程之前,我是先把花木君的整个课程体系给过了一遍。了解了整个的讲解步骤和计划。这里也特别提醒一句,战友们在学习开始一定要好好看一遍花爷为我们总结的VIP须知。同时,第一个系列课程要重视下,不要以为是概述性和介绍性的课程就草草过一遍,这里介绍了花爷课程的组成与讲解方式、我们申论的一些基础性知识,这对于我们之后的学习是有一个铺垫作用。让我们了解的申论学习状态应该是怎么样?学习方法该是如何?什么是我们的学习重点?什么阶段该学习什么?等等这些,在第一个系列里面都明确的告诉了我们。 ————————————————我是认真总结的分割线————————————————1,什么是行政和行政思维?花爷课上讲行政是“行使国家职能,管理国家事务”,在我理解,就是政府(行政机关)干的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也是我们之后要干的,所以,我现在在学习的时候,就把自己带入,我们正在管理国家事务。这也就是常说的“行政思维”。说到行政,就不得不提一些行政手段,即为申论中的措施。行政手段分为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手段,前者一般是一些制度等,后者是宣传引导。昨晚听了花爷的直播课,联系起来,关于民众烧秸秆屡禁不止的问题,更多是社会公德范畴问题,需要是非强制手段,而如果是涉及到法制范畴的内容,则就需要强制手段,如监督机制、惩戒机制等。这是一个措施可行(或者说合情合理合法)的问题,之后要特别注意到。    说到行政另一个不得不提到就是“立法和司法”,因为,平时我们写申论,完善法律法规是常用的一个措施,但“行政”并不包括立法和司法,这是为啥?关于这个问题,我结合花木君课上讲的、课后回答的以及度娘,好好去思考了下,这也是我刷了两遍这堂课给自己布置的作业。 其实,模拟行政与提出法制方面的对策并不矛盾。只是我们太容易将其“广义”和“狭义”给混杂了,同时,也是自己想多了。在申论作答中,真正要注意到这个“法律”权力的,往往是小题型中明确了给定身份的,没有明确身份的,主要明确了相应问题,我们就都可以用到,比如说大多数的大作文。 广义的法律法规其实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非法律专业的业余总结,欢迎法律专业的战友拍砖】  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具有最高效力。  法律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中某些条文或文字的解释或限定,主要涉及适用性问题,做出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司法解释  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的解释,用于指导各基层法院的司法工作。  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的,具有全国通用性,是对法律的补充,在成熟的情况下会被补充进法律,其地位仅次于法律。  法规多称为条例,也可以是全国性法律的实施细则。  地方性法规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相当于是各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  地方性法规大部分称作条例,有的为法律在地方的实施细则,部分为具有法规属性的文件,如决议、决定等。  规章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这些规章仅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有效。  地方规章: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仅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另外,也整理了一个拓展内容,关于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的,觉得大家都可以了解了解。1.中央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就是国务院老大和他的所属工作部门,基本上就是国考副省级以上职位,要求杠杠的,也是我想着进入的部门之一。【还有就是那国税。。。】    2.地方行政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常说的地方人民政府,也是省考职位表中常出现的。通常分为三级:第一级,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第二级,即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第三级,即乡、镇人民政府。部分地区分好像是四级,也是我们常说的省市四级统考。顺便了解了下地方行政机关的职权,主要有以下几项【直接复制】:(1)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与命令,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2)发布决议与命令,制定行政措施。(3)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教育、公安等事务。依法任免与奖惩行政工作人员。(4)保护社会全民所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公民个人拥有的合法财产。(5)县以上人民政府可改变或撤消所属各部门及下级政府不适当的决议、命令。今天就总结到这里。感觉学习这件事,其实是自己的事情,努力不努力自己其实很清楚。但又不只如此,学的有多深,学的正确不正确,不能光靠自己的感觉。需要对比,需要和人的交流。——我老师和我说了很多次,我之前考试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个,我确实太自我了。        今后,我会在工作之余(在职狗)更新我的学习总结,希望社长大大和大家监督我!希望花爷在保重身体之余来瞅瞅我的啰嗦总结,给点建议! ———————————————我是二次更新的分割———————————————————  这次,来说说行政思维的塑造吧!  思维这东西,真心是玄奥!如果不是花爷课上讲了那么多点,原来的我,只知道“我认为”这表达不能用。  关于行政思维,我的认识主要有以下4点:  1,最直接的表现:  无论任何题目的作答,“我”是肯定不能出现的,当然,类似的,诸如“笔者”也是不行的,一旦出现,整体作答的分数我想应该会低些。  之前,也问过花木君“我”和“我们”的区别,毕竟“我们”这个在行政公文中还是可以见到的。  花爷的回复——“我”和“我们”是完全不同的立场哦,“我”是指个人的角度,明显的主观化,而“我们”是群体特征,体现的是“共同体”,如放到申论中的“我们”,就是指“行政管理者”。  在我想来,“我们”是一个群体,行政其实也是一个群体,而非个人决断。  虽然很多题目问的是“你的看法”,但其实是要求用我们的思维来体现行政的看法,这才是考查的终极目的。   2,语言表达的规范  最开始读政策文件的时候,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八股文”,真真是规范呀!  现在让我自己写,我的方式只有积累与运用,而且还是初级的运用,毕竟我的作文水平,只能“呵呵”。  在我写作的时候,谨记的有两点:  一是写作时,千万不能用口语化(像我们平时聊天说话时候的语气,“那么”、“就是了”……)、抒情化(散文类的,而且感觉抒情的东西很容易主观化,这是申论的大忌)。  当然了,花木君的文章是及其的有风采、有特色的,但我想说,不要没学会走就想跑。语言的表达确确实实需要积累,我们第一步,肯定是把基本要求和结构都搞清楚,写出基本分数的文章,然后再着重提升语言表达。  另,社区说道文采,除了花爷,我就服小涤风,真的是文思泉涌,而且愿意动手写。   二是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积累的一些东西给用起来。  课上的日积月累很喜欢,不但省去了我找内容的时间,也省去了我理解的时间。但如果仅仅是记下来了,不去用,过点时间,这背下来的也就没什么用了。  同时,也有一点,千万千万不要贪多。  比如塑造思维这堂课: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我提取的是两个点——“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  “引入竞争机制”这一点,主要用于“市场、多个参与主体”有关的主题中,感觉这是一个切入角度比较新的点。  “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这个,主要是缺钱、缺人、缺啥的,都可以用。不过,有个前提,如果是政府不允许社会资本进入的领域,那就不要用了。  后一个点我在“深交花木体”这堂课的课前作业中就用了,“鼓励与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更好地参与到科技运用中来……”  有点啰嗦,原以为一次可以写完,好吧。时间不够,先完成这么点,后面两点,上完班继续!  ————————————————我是三次更新的分割线—————————————————    加班了一周,刚刚能够完成自己定下的每日任务,今天才有时间继续将帖子更新。    说说行政思维的后两点。    扯的可能有点远,有点多,想着是把关联的信息都整个梳理一遍。     3,民本意识。    说实话,最开始听这个词语,感觉很是“玄幻”,压根理解的就不清楚。    但是看了花木君的课,还是比较清晰的。file:///C:/Users/HUNA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首先,我们考试考的这些所谓的主题,所有的都是围绕“人”来的,也都是为了解决“人的利益”相关问题。反正我在做题目的时候,一旦有侵害或者损害大多数人民利益的信息,都会判定为问题,措施肯定是朝着利民的方向去提,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至少让我的整体倾向不会出现原则性问题。    比如说,花爷课程中“方案”那堂课的练习题,明显印刷厂侵犯了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这个必须迁走,没得谈。同时,还是要兼顾下工厂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是说马上迁走,得等会儿,要有规划、有计划的迁走。这其实说的就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问题。            其次,“为人民服务”这事。最近,在看《之江新语》,里面习主席讲了很多这这方面的句子,觉得我们必须把这个重视再重视。    “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    “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心无百姓莫为‘官’”    “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     ……    好吧,其实,就想着这些句子在哪里用着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     4,客观的正视问题、辩证的分析问题、科学的解决问题    这个东西说起来,是直接融入到我们申论学习的全程,不论是基本的思维逻辑,还是说各个题型,简直是万能的思维方式。    (1)客观的正视问题。    这是申论作答的基本角度。“客观”,不带自身任何感情色彩,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就像花爷说的,概括题作答“我们只是材料的搬运工”,除非题目要求(比如上上次的直播课,概括题讲解要求“联系‘社会现实’”,就比较特别),不然我们只是材料说什么我们写什么。    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简单的说,就是遇到问题就上,不要遮遮掩掩,要解决。我感觉这不仅仅适用于申论,其实更加适用于面试的作答。     (2)辩证的分析问题    对于我来说,最常用的就是综合分析题或者以分析为主的文章。好吧,我承认我文章写作有点渣,但思路还是有那么点分享——在写分论点的时候,先明确分论点,然后再明确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危害,然后再明确正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之后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    当然,“辩证”这个东西比较深奥,我暂时就理解这么点,后续还有各种唯物辩证相关的就交给有哲学基础的战友们吧!     (3)科学的解决问题    我自己将“解决问题”分为宏观与微观。    关于宏观,其实就是我们常用的宏观政策理念。    行政就需要有行政的境界,宏观政策理念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大作文的写作以及一些公文写作中,没有这个,总感觉境界就没上去。     关于微观,更多是一些具体性对策。    其实,解决问题,我想到两组词语,“针对性、可行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合情、合理、合法”。    1,对于问题,做多了复合对策,就想到有什么问题就有什么对策,这样至少对策的针对性是没有疑问的。    2,可行性与合情合理合法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合情合理合法了,这样的举措才可以落实下去。私以为,对于申论或者行政来说,应该是合法合理合情,毕竟现在讲的是“法治中国”。当然,可行性还与题目设定的职位有关,大多数是基层和非基层的区别,指定部门和没有指定部门的区别。    3,具体性,主要是把措施说清楚,不要说一半藏一半。比如,要完善配套机制,就需要明确完善什么配套机制。当然,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文章,就需要明确到如何完善。     好了,今天梳理这部分,想的也比较多,自己用的时间还比较多,但总算是整个都梳理了一通,感觉思路更为清晰了。    但还是不够顺畅,继续去溜一遍了。    战友们,加油!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02: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写的好多,明年准备报考湖北的试试首先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时候的笔记,帮助自己来梳理,这次搞定了,也就直接弄出来和大家分享下。
准备明年省考,建议可以在今年的国考试试手,感受下。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7-8-5 0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有点像广告,能真实点么!还是踏踏实实复习吧!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5 10: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