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回复: 0

考试辅导:强制拍卖的概念、特点和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7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强制拍卖的概念、特点和原则(熟悉)
  (一)强制拍卖的概念
  强制拍卖是指国家执法机关依法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实行公开竞价,把物品卖给出价最高的竞买人,以清偿债务为目的的一种强制执行行为,是法定委托拍卖方式的一种。在我国,拥有强制拍卖权的国家机关有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海关、税务机关等。
  法院强制拍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院强制拍卖,既包括法院在执行程序中进行的强制拍卖,又包括法院在破产等其他程序中进行的强制拍卖,狭义的法院强制拍卖,仅指法院在执行程序中的强制拍卖。本节只介绍狭义的法院强制拍卖。
  狭义的法院强制拍卖,是指在执行程序中,法院为了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债权,根据法律规定强制拍卖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被执行财产以获得拍卖价款的行为。法院强制拍卖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法院自行拍卖,这种方式在日、美等国非常普遍,且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二是法院委托商业拍卖机构拍卖,如在我国。本节下面提到的强制拍卖即专指法院强制委托拍卖。
  (二)强制拍卖的特点
  与任意拍卖相比,强制拍卖有如下特点:
  (1)国家强制性。这是指对被执行财产的拍卖是由法院根据国家赋予的执行权而强制进行的,被执行人是否同意不影响拍卖的进行。
  (2)标的的非自有性。在执行程序中,法院强制拍卖的不是法院自有财产,而是被执行人的财产,这是强制拍卖区别于任意拍卖的一个基本特点。
  (3)主体的特定性。这是指在法院强制拍卖的委托拍卖合同的双方是法院和拍卖机构这两个特定的主体。
  (4)目的的利他性。这是指法院强制拍卖被执行财产,其目的不在于通过拍卖为自己营利或实现其自身的其他经济目的,而是在于一方面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另一方面充分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目的利他性特点决定了法院强制拍卖需要遵循一些有别于任意拍卖的特殊规则。
  (5)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这是指在法院强制拍卖中,法院比拍卖机构享有较多的权利、承担较少的义务,即它们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三)强制拍卖的基本原则
  1.法院处置权限定原则
  法院处置权限定原则,是指在强制拍卖中,法院虽然对拍卖标的依法享有一定的处置权,但为了充分保障被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法院的处置权应当予以严格限定。该原则本质上是由强制拍卖标的的非自有性决定的。
  对法院处置权的限定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后,法院必须及时主动地终止拍卖程序,否则将对被执行人的权利造成伤害。二是法院原则上应当对拍卖标的确定保留价,防止以任意保留价拍卖被执行财产,损害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权利。确定的保留价不得过低,即保留价应当有一个底线。这也称为禁止无保留价原则,属于法院处置权限定原则的派生原则。三是如果在拍卖程序中案外人对拍卖标准的提出执行异议,则法院不得继续强行拍卖,而须中止拍卖、审查执行异议是否成立,否则有可能损害案外人对拍卖标的享有的合法权益。
  2.法院主导拍卖程序原则
  法院主导拍卖程序原则,是指整个强制拍卖过程,包括拍卖程序的启动、进行、中止、终结均由法院决定。从本质上看,该原则是由法院强制拍卖的国家强制性和目的的利他性决定的。
  法院在强制拍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是否委托由法院决定;二是法院有权在出现中止事由时单方中止拍卖程序;三是法院有权在出现终结拍卖事由时单方解除委托拍卖合同,终结拍卖程序;四是法院有权对强制拍卖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五是法院有权对拍卖结果依法进行审查,并根据法律规定作出是否予以确认的裁定。
[B]更多信息请访问:[/B][B][U]青年人网房地产估价师站点 [/U]房地产估价师论坛[/B]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7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