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2|回复: 0

2008年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精讲第42讲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7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五、城市用地评价(掌握)
  城市用地评价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和经济评价。
  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从工程地质、水文、气候和用地适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
  (1)工程地质条件
  1)建筑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种地基的承载能力,对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和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合理布置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影响非常大。
  2)地形条件。不同的建设用地的地形条件,对建设规划布局、道路的走向和线型、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筑群体的布置、城市的形态、轮廓与面貌等,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冲沟。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层表面冲刷形成的沟槽。冲沟切割用地,使之支离破碎,对土地的使用十分不利。规划前应弄清冲沟的分布、坡度、活动状况,以及冲沟的发育条件,以便规划中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4)滑坡与崩塌。滑坡与崩塌是一种物理工程地质现象。滑坡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土体或岩体)在风化、地下水以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常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崩塌的成因主要是由山坡岩层或上层的层面相对滑动,造成山坡体失去稳定而塌落。
  5)岩溶。地下溶洞有时分布范围很广、洞穴空间高大,对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极大伤害。工程建筑物和水工构筑物若不慎选在地下溶洞之上,将是十分危险的。在城市规划时要查清溶洞的分布、深度及其构造特点,而后确定城市布局和地面工程建设用地的选择。
  6)地震。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断裂构造运动引起的。在有活动断裂带的地区,最易发生地震;而在断裂带的弯曲突出处和断裂带交叉的地方往往是震中所在。掌握活动断裂带的分布,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防震大有好处。在强震区一般不宜设置城市;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设置绿化带,不得进行城市建筑的建设,同时也不能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
  例题:下列关于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中的工程地质条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种地基的承载能力,对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影响不大
  B、不同的建设用地的地形条件,对建设规划布局、道路的走向等,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C、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层表面冲刷形成的沟槽
  D、冲沟切割用地,使之支离破碎,对土地的使用十分不利
  答案:A
  解析: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种地基的承载能力,对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影响非常大。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1)水文条件。为防范洪水带来的影响,在规划中应处理好用地选择、总体布局以及堤防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还要区别城市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洪水设计标准,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城市的合理布局和节约建设投资。
  2)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例题:下列关于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中的水文条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A、某些水文条件也可能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
  B、为防范洪水带来的影响,在规划中应处理好用地选择、总体布局以及堤防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C、江河湖泊等地面水体,可作为城市水源,但不能在稀释污水方面发挥作用
  D、要区别城市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洪水设计标准,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
  答案:C
  解析:江河湖泊等地面水体,在水路运输、改善气候、稀释污水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1][2][3][4][5]下一页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8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