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39|回复: 132

[备考] 案例学习总结:农林水利类之一水利水电(倒计时60天)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7 22: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基础概念
1、水利水电工程
开发利用河流、湖泊、地下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建设项目。以水利发电、防洪、农业灌溉为目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包括蓄水工程(水库、水坝)、排洪和引水线路工程等。
2、水电厂分类
按利用能源的类型,水电厂可分为常规水电厂(包括梯级水电厂)、抽水蓄能电厂、潮汐电站和波浪能电站。常规水电厂又可按水头集中方式、水库调节径流性能和装机规模的区别分类。
     (1)其中按水头集中方式可划分为坝式水电厂、引水式水电厂和混合式水电厂:
①坝式水电厂
    坝式水电厂或称坝库式、堤坝式、蓄水式水电厂,是水电开发的基本方式之一。坝式水电厂是由河道上的挡水建筑物壅高水位而集中水头的水电厂。当水头不高且河道较宽时,用厂房作为挡水建筑物的一部分,这类水电厂又称河床式水电厂,也属于坝式水电厂。
     坝式水电厂的发电厂房有坝后式、坝内式、溢流式、岸边式、地下式和河床式几种类型。
    ②引水式水电厂
引水式水电厂是水电开发的基本形式之一。这类水电,宜建在河道坡降较陡的河段或大河湾处,在河段上游筑坝引水,用引水渠道、隧洞、压力水管等将水引到河段下游,用以集中水头发电。这类水电厂大都为高水头水电厂。跨流域引水发电的水电厂必然是引水式水电厂。
引水式电站会造成河道的减水或脱水,对河道水生生态、用水设施和景观影响比较大。
    ③混合式水电厂
混合式水电厂或称水库引水式水电厂,这类水电厂由挡水建筑物和引水系统共同集中发电水头,并由水库调节径流发电。
(2)按水库调节径流性能可划分为多年调节、年调节、季调节、周调节、日调节水电厂和不调节径流的径流式水电厂:
①径流式水力发电厂没有调节水库,上游来多少水就发多少电,发电能力只能随季节水量的变化来控制,如遇丰水期还要大量的弃水,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
②日调节水的水力发电厂有水库蓄水,但是库区容量较小,只能将一天的来水蓄存起来用在当天的发电上。下泄流量、下游河段河水流速和水位在日内变化较大,对下游河段的航运和用水设施(尤其是生活用水)影响明显。
③周调节水的水力发电厂是将周休日一天的来水积存起来,然后平均在下一周的所有工作日内来使用发电。
④年调节水的水力发电厂的库区容量比较大,可以将一年的丰水期多余下来的水量存储下来,而这些多余的存水就可以在今后的枯水期也照常发电。水库水温分层相对稳定,下泄河水温度相对较低,对下游水生生物和农灌作物影响较大。
⑤多年调节水的水力发电厂具有比较稳定的发电水源和比较稳定的发电能力。在运行时同样可以作为日调节和周调节来使用。能够充分的利用能源。
(3)按单厂装机容量规模分类,我国现行的划分标准是单厂装机容量250MW及以上的为大型,250MW以下至25MW的为中型,小于25MW的为小型。
3、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
主要包括:河道外植被生态需水量;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维持河流水环境质量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河道蒸发需水量;维持河道水盐平衡的需水量;河道内输沙需水量。
4、鱼类洄游
    鱼类的洄游:洄游是鱼类为了繁殖、索饵或越冬的需要而进行的定期、有规律的迁徙,一般分为溯河洄游和降河洄游两种。依据洄游的目的,可以将洄游分为索饵洄游、越冬洄游和产卵洄游。
鱼类的半洄游:有些纯淡水鱼类为了产卵、索饵或越冬,从静水水体如湖泊,洄游到流水水体如河流,或者从流水水体洄游到静水水体。
半洄游鱼类,也称河口性鱼类,终身生活在河口者除外,是指淡水鱼类在淡水水域中从一种类型的水体到另一种类型的水体,以及栖居在浅海区或咸淡水区的鱼类进入江河的洄游。
5、库区消落带(区)
是指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使库区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区域。大坝建成,水库完工后,为保证发电需要,库区冬季正常蓄水水位较高,而夏季为防洪,水位下降。这其间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即为消落带。
6、钉螺转移
钉螺是血吸虫的寄主。电站修建后,改变了水体分布及特性,而钉螺是依水而生的,水环境改变,钉螺的生境也将随着改变,会随着转移了。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2: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工程分析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水环境影响源:砂石骨料废水、混凝土拌和废水、汽车保养与机修废水、生活污水
大气污染源:爆破、砂石骨料加工、运输、燃油机械
声污染源:爆破、砂石骨料加工、运输、振动机械
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生态影响源:施工占地和工程开挖对农业生态环境、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弃渣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社会环境:施工运输车辆的增加对交通环境的影响;人员的增加可能引起疾病
2、运行期的环境影响
占地与淹没导致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生物量变化、生态变化、水文泥沙情势变化、建筑物阻隔、水资源分布改变等。移民安置可能带来的环境和生态破坏。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2: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现状调查
1、生态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
① 森林调查:类型、面积、覆盖率、生物量、组成的物种等;评价生物量损失、物种影响、有无重要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如水源林等)。
② 陆生和水生动物:种群、分布、数量;评价生物量损失、物种影响、有无重要保护物种。要阐明是否有鱼类“三场”、洄游通道分布。特别要明确区内是否有国家和地方保护、珍惜濒危特有鱼类的分布,如有需阐明其生态习性、繁殖特性等。
③ 农业生态调查与评价: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
④ 水土流失调查与评价:侵蚀面积、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⑤ 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水库周边景观敏感点段,主要景观保护目标及保护要求,水库建设与重要景观景点的关系。
现状调查方法有:现有资料收集、分析,规划图件收集;植被样方调查,主要调查物种、覆盖率及生物量;现场勘察景观敏感点段;也可利用遥感信息测算植被覆盖率、地形地貌及各类生态系统面积、水土流失情况;以及访问专家和当地群众等。
2、生态现状调查的重点调查内容
(1)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的植被类型、面积,特别是库区淹没区的植被类型与面积、分布情况;
(2)工程征占的基本农田的分布及其土壤情况,包括耕作层的厚度、结构与肥力等;
(3)调查鱼类资源,包括种类、特性,是否有国家或地方保护鱼种,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及其产卵场;
(4)地质环境调查,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可能发生情况;
3、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1)调查上游陆域大坝蓄水淹没区及影响范围内涉及的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
(2)重点调查陆域范围内有无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天然的经济物种及自然保护区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珍稀濒危生物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调查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与保护要求等。
(3)植被调查可设置样方,调查植被组成、分层现象、优势种、频率、密度、生物量等指标。
(4)动物调查,应调查动物种类、分布、食源、水源、庇护所、繁殖所及领地范围,生理生殖特性,移动迁徙等活动规律。
(5)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
(6)调查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
4、陆生生态现状调查
A、工程影响区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
B、野生动物区系、种类、数量及分布
C、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态
D、受工程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级别、范围与功能分区及主要保护对象状况。
5、水生生态现状调查
(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和沉水植物或挺水植物种类;
(2)重要的是鱼类及其他经济水生动物的种类;
(3)是否有洄游生物,包括鱼类、虾、蟹等;
(4)水生生物的生物量;
(5)水生生物生境条件,包括水文情势、水质等。
6、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调查
(1)基本农田分布,给出分布图;
(2)工程占用的基本农田数量、位置;
(3)基本农田土壤类型、结构、肥力等;
(4)主要农作物种类、产量,生长季等;
(5)农田灌溉设施及其分布,工程可能影响的主要农灌设施。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主要环境影响
水利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或兴建大坝而引起。水利水电开发,无论是调节性能好的大型水库,还是径流式发电、抽水蓄能发电、跨流域引水发电等开发方式,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都是通过构筑物(大坝或其他建筑物)对河道的阻隔、水沙情势的变化、淹没与移民和工程施工而增加作用。其主要不利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水库淹没与移民对环境的影响;
1)土地资源的影响:
2)对森林资源及陆生动、植物的影响;
3)对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疗养区及其他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设施的影响;
4)对铁路、公路的影响;
5)对聚落环境的影响;
6)移民安置造成的水土流失;
7)发展乡镇企业、安置移民带来的环境污染等。
2、水库壅高水位及水沙情势变化引起的环境影响;
1)水库库岸滑坡、坍塌,水库诱发地震,泥沙冲淤,地下水位升高使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等;
2)水质物理、化学特性变化,水温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质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群健康的影响,低温水对农作物、鱼类和珍惜濒危水生生物的影响等;
3)水库淤积对水质、航运等的影响;
4)水库径流调节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5)对脱水段的影响等。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水利水电施工开山挖洞,造成尘土飞扬,粉尘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均带来不利影响;
2)水利水电施工废水排放量大,悬浮物含量较高,如果不经过处置直接排入江河,造成下游水质下降,影响城镇和居民用水质量,有时还可造成局部河道淤塞;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弃渣和料场开采占用大量土地,施工结束后又未进行复垦和绿化,对地貌景观和植被破坏很大。随意弃渣,极易造成局部水土流失、淤塞河道、抬高下游河道水位等;
4)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水库淹没和移民引起的流行疾病的变化,施工人员的聚集引起传染疾病的变化等,均可能对人群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4、引水式电站工程应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
(1)水库淹没与移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森林资源及陆生动、植物的影响;对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的影响;移民安置造成的水土流失等。
(2)水库壅高水位及水沙情势变化引起的环境影响。包括引发的地质灾害;水质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库淤积对航运的影响;对脱水段的影响等。
(3)大坝及其他构筑物阻隔河道对生态环境影响。包括对鱼类、航运的影响等。
(4)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施工期的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施工废水对下游水质的影响;施工弃渣和料场开采占用大量土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5、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1)隧道施工排水引起地下水变化问题
(2)隧洞顶部植被及植物生长受影响问题
(3)隧道弃渣处理与利用问题
(4)隧道施工可能导致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问题
(5)隧洞洞口结构、形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问题
(6)隧洞施工引起的噪声与扬尘污染影响、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问题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环境影响评价
1、水库和水坝建设
(1)评价范围
2、3 级项目以库区为主,兼顾上游集水区域和水文变化区域的水体和陆地;
l 级项目要对库区、集水区域,水文变化区域(甚至含河口和河口附近海域)进行评价。此外,要对施工期的辅助场地进行评价。
(2)评价期限
要分别对施工期、运行期进行评价,1 级项目要作后评价
(3)评价重点
施工期对由于施工、人员进驻和水文改变而引发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迁移或灭绝;对由于区域环境中绿地数量和空间分布的改变而改变了绿地调控环境质量的能力;对由于人员和设备的活动改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对由于施工影响了自然和人文遗迹地及人群健康等内容进行重点评价。
运行期对项目运行而引发的生物多样性问题,景观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移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水文长期改变而引发的上下游生物种群生存问题及中下游发生的河道断流,水文变化以及上下游盐渍化、潜育化、湿地变化、两岸地形地貌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钉螺转移等问题进行重点评价。
(4)应注意的评价内容
1)评价区整体的和局部的生态完整性受损;
2)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动物(陆生和水生);
3)鱼类中的土著种,尤其特有种;
4)重要的产卵场和捕捞区;
5)水生动物和鱼类的迥游通道;
6)泥沙淤积;
7)江河造床;
8)环境地质灾害;
9)敏感的生态保护区域(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文
和自然遗产、湿地、河口、近海、海岸带、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等);
10)水陆交换平衡问题;
11)病源扩散问题;
12)次生沼泽化和次生盐渍化问题;
13)荒漠化问题;
14)移民安置的生态问题。
2、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或跨省份调水一般属于1 级项目。
(1)评价范围
要分别对调出区(包括坝后回水段,坝下减脱水段及工程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区域)、调人区和连接区三个部分中,凡是由于水文条件改变而引发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2)评价期限
分为施工期、运行期评价,并进行生态影响后评价。
(3)评价重点
除水库水坝项目的评价重点外,还应包括:一是对国内外同类项目进行类比调查并写出评价报告;二是预测由于人员设备进驻和水文条件的改变,调出区、调入区和连接区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给动、植物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三是对受益区及调出区长期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3、输水干、支线
输水干、支渠施工和运行的生态影响与公路、铁路基本相同,要注意其典型的线型工程特征,其生态影响也主要是使区域生境岛屿化、破碎化以及阻断了各种物流、能流、物种流带来的生态影响。评价内容按施工期和运营期分别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和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进行。
输水干支渠和排水干支如果组合成网络系统,则除了线型工程切割的生态影响以外,要注意区域性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带来的生态影响。如果人工引进的是“种植拼块”,其生产力可能提高,但生物量多为降低(由于收割和砍伐),植被人工化和物种单一化发展,自然系统稳定性受损。
4、水电站开发环评中应该注意的共性问题
1)须特别关注大坝建设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2)须对河流及岸侧的生态结构与功能进行充分的调查
3)大坝建设导致的淹没、阻隔、径流变化是对河流生态系统最大的干扰,评价中应根据生态影响导则中提供的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重点评价大坝对河流廊道的生态功能的影响
4)引水式电站运行会造成河道的减水或脱水,因此必须深入评价此类电站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5、施工期重点评价内容
(1)施工、人员进驻和水文改变而引发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迁移或灭绝;
(2)区域环境中绿地数量和空间分布的改变而改变绿地调控环境质量的能力;
(3)人员和设备的活动改变土地的生产能力;
(4)施工影响自然和人文遗迹地及人群健康等。
6、运行期重点评价内容
(1)项目运行而引发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2)景观生态环境质量问题;
(3)移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4)水文长期改变而引发的上下游生物种群生存问题及中下游发生的河道断流;
(5)水文变化以及上下游盐渍化、潜育化、湿地化、两岸地形地貌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
(6)钉螺转移等问题进行重点评价。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2: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⑴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① 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库区水文情势的影响(水位变幅、水库内流速减缓);
减水河段内的流量变化;厂房下游水文情势分析
② 对泥沙情势的影响:
③ 对水温的影响:水库水温结构[分层型、过渡型和混合型]、水库和河
道。
④ 对水质的影响:重点分析对减水河段的影响,一般减水河段自净能力
下降。
⑵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① 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可通过类比分析)
② 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库区鱼类等水生生物;减水河段鱼类等水生
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
③ 对陆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工程施工、水库淹没、移民安置
④ 大坝建设对河流廊道的生态功能的影响:分析大坝建设导致的淹没、阻
隔、径流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⑤ 新增水土流失预测:主要为工程永久占地、渣场、料场、施工公路占地、
施工辅助企业占地、围堰、暂存表土等引起的水土流失
⑶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① 对用水的影响:减水河段用水、下游用水
②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③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⑷对移民安置区的影响:新的移民搬迁后,生活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⑸对环境地质的影响:主要是渣场等能否引起滑坡、塌陷、泥石流等灾害,
能否引发地震等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2: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生态影响
1、主要生态影响
(1)施工期:人员的进驻及水文改变引起野生生物(含水生生物)物种的迁移或灭绝;绿地数量及空间结构的变化改变了绿地调控环境质量的能力;施工对土地生产能力的影响;施工对自然遗迹、人文景观及人群健康的影响。
(2)运营期:项目的运营引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景观生态影响;移民安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库的淹没对陆生生态的影响;大坝的建设对水生生物交流的影响,尤其是洄游性鱼类;水文情势的变化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减脱水段生态系统的影响;对鱼类三场的破坏;长期库岸侵蚀和边坡稳定引发的塌方、滑坡、泥石流及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陆生生态重点关注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重点从水库淹没、工程占地、施工期及移民安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水生生态重点关注是否有鱼类三场、洄游通道、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物种的种类、重要经济鱼类及渔业资源等。
2、引水式年调节电站对坝下区域的主要生态影响
(1)坝下出现减脱水段,生态系统类型与结构,以及生物种群将发生变化,尤其是河流生态系统将变化为陆地生态系统;
(2)清水下泄对河道具有一定的冲蚀影响;
(3)存在下泄低温水的可能性,若用低温水灌溉,容易导致下游区域农作物的减产;
(4)阻隔的洄游性鱼类的通道,使其产卵场受到破坏,并影响其产卵。
(5)下游区域容易产生盐碱化。
(6)下游区域如有湿地,可能出现一定的萎缩。
3、大坝建设可能导致的生态系统变化。
坝上淹没区,由原来的河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被湖泊型生态系统代替;
坝下减脱水段,则由原来的河流生态系统变为陆地生态系统。并有可能导致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萎缩。
4、对鱼类的影响:
(1)施工期对鱼类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作业造成局部河段水文情势改变,特别是施工期库区清理、施工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及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进入河道,对鱼类生境造成不良影响。
施工期的施工活动会扰动水体,导致水质、流速、水文等的变化对鱼类种类、数量、种群、分布、生境、鱼类三场等的影响。
(2)营运期对鱼类的主要影响
①若工程未能设置合理的过鱼设施,则大坝建设将阻断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通道;
②由于水流变缓,使原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不能生活,被迫向库尾上游流水生境迁移,而喜欢静水环境的鱼类则可在库区繁育、生活,造成库区鱼类种群组成与结构的改变;
③由于大坝的阻隔影响,库区水流变缓,不能使卵苗进行长距离顺水漂流,影响卵苗孵化。
④由于库区淹没及其水文情势的改变,影响了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产卵场环境。
⑤对坝下游鱼类的影响:过饱和气体的影响、水文情势的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3)水利水电的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因素:
①大坝阻隔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同时也阻隔上下游鱼类的交流(能流、物流等);②库区的水质恶化;③氮气过饱和;④低温水下泄;⑤库区前后鱼类三场的破坏;⑥下游形成减脱水段;⑦库区水文情势的变化特别是水流变缓对急流性鱼类的影响进而影响鱼类种群结构。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2: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5、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大坝的阻隔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文情势的变化改变了洄游性鱼类的生境,对鱼类饵料的生存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洄游性鱼类的生存及生长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对鱼类三场的破坏;低温水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氮气过饱和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6、水坝对半洄游性鱼类影响。
(1)如果大坝没有设置过鱼通道(或设置的通道不合理),大坝就会成为半洄游性鱼类与其“三场”之间的障碍,阻隔了半洄游性鱼类洄游行为;
(2)大坝建设改变了半洄游性鱼类的水生生境,包括水温、盐度、流速、流量等水文情势,以及水质和饵料,影响半洄游性鱼类的繁殖等生理活动。
(3)减缓措施就是设置合理的过鱼通道。根据洄游性鱼类的洄游特性,选择鱼闸、鱼池、鱼梯等方式保障鱼类的洄游。
7、拦河建筑物(大坝)对鱼类的影响。
(1)水电水利工程拦河建筑物使河流水生生境片断化,阻隔鱼类洄游通道;
(2)大增阻碍上下游鱼类种质交流。
(3)库区水深、流速等水文情势的变化,坝下河段的减脱不等会造成原有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水生生境的改变甚至消失,致使鱼类区系组成(急流性鱼类与静水鱼类)发生变化,特别是珍稀保护、特有物种的消失。
(4)水电水利工程泄流消能可造成水体溶解气体过饱和,对部分鱼类特别是幼鱼造成严重影响。
8、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1)在工程运行期,由于大坝阻隔,对上下游鱼类物种交流有一定阻碍。
(2)本项目大坝下游有鱼类的索饵、产卵场,被大坝截在上游的鱼类进入索饵和产卵场成为困难,而水库不同方式的放水对下游河道的水生生态影响明显。
(3)水文情势的变化导致饵料生物变化无常,水温、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的变化对鱼类产卵也有不利的影响。
(4)河道中鱼类的种群结构将发生变化、急流性或深水性鱼类将对理游水位变浅不适应。
9、针对水电水利工程对鱼类的影响特点,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在珍稀保护、特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洄游通道建闸、筑坝,须采取过鱼措施。
对于拦河闸和水头较低的大坝,宜修建鱼道、鱼梯、鱼闸等永久性的过鱼建筑物;对于高坝大库,宜设置升鱼机,配备鱼泵、过鱼船,以及采取人工网捕过坝措施。
(2)工程建成运行造成鱼类资源量减少,应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措施。(验收工程考虑)
(3)工程建设使鱼类“三场”和重要栖息地遭到破坏和消失,应尽量选择适宜河段人工营造相应水生生境。
(4)工程建设造成珍稀保护、特有鱼类资源量下降,影响鱼类种群稳定,除了人工增殖措施外,可在社会和自然条件适宜河段设立鱼类保护区和禁渔区。
(5)对存在气体过饱和影响的水电水利工程,需采取对策措施,如调整泄流建筑物形式;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泄流时间,降低泄流量;多种设施合理组合泄流措施等。
10、工程对受保护鱼类产生的影响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1)大坝建设阻断了该受保护鱼类的洄游通道。
(2)库区大量蓄水,受回水的顶托作用,库尾的产卵场环境也受到影响,影响鱼类产卵和孵化。
(3)库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别是水流变缓,不适宜急流性鱼类生活,将导致库区鱼类种群组成的变化,包括受保护鱼类。
(4)库区较大面积的淹没区,蓄水及周边面源污染物的排入,特别是如果移民安置不当,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库区水质变差,影响鱼类的生境。
(5)由于工程建设导致下游出现减水段,影响鱼类的正常生活和洄游。
(6)针对以上问题,库区蓄水前应进行认真的清理,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包括合理选择安置区);采取合理调度工程发电,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工作的长效性;采取人工增殖放流、营造适宜的产卵场(如建立人工鱼礁)措施、建立鱼类保护区;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过鱼通道、加强渔政管理和生态监测;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切实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2: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11、河道生态用水需考虑的因素
(1)坝下工农业生产及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水量;
(2)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防止河床水位过低影响水生生物生长;
(3)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水面蒸散量;
(5)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航运、景观和水上娱乐环境需水量;
(6)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量;
(7)河口地区生物的需水量和防止咸潮入侵的基本水量等。
12、水电水利工程生态调度需考虑的因素。
(1)下游河道生态用水需要;
(2)缓解下泄低温水影响需要;
(3)鱼类洄游和产卵需要;
(4)降低大坝泄流造成水体溶解气体过饱和程度的需要;
(5)水体水质保护和防治富营养化的需要等方面。
13、生态用水量的确定理由及保障措施
(1)引水式和混合式电站引水发电以及堤坝式电站调峰运行将使坝下河段减(脱)水;
(2)调水、引水和供水等河道外用水水利工程也将造成下游河道减(脱)水;
(3)水文情势的变化将对水生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观等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措施:为维护河流基本生态需求,工程必须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其纳入工程水资源配置中统筹考虑,使河流水电动能经济规模和水资源配置向“绿色”方向发展。
14、确定维持河道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
(1)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时按5%取用;
(2)在生态系统有更多更高需要时应加大流量;
(3)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河流、同一河流不同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差异较大,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合适计算方法予以确定;
(4)应根据生态系统不同月份、不同季节对流量的要求,给出年内下泄流量过程线;
(5)工农业生产、生活需水量和最小稀释净化水量计算需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15、水利水电项目对农业的影响
(1)永久占地及水库淹没:库区的建设将占用土地、淹没一定的农田,要对农户进行经济补偿并在异地开垦土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要保证“占一补一”实现占补平衡。
(2)水量:大坝的建设将降低下游的水量,影响农业灌溉和生长,要保证一定的下泄流量。
(3)水质:由于下游水量的减少进而影响水体的稀释净化能力,可能产生水体恶化、水体富营养化,要采取区域污染控制措施,保障农业用水的水质。
(4)水温:下泄低温水影响农业生长,要采取分层取水措施或水温恢复措施。
16、对两岸农田的不利影响途径与减缓措施。
(1)如果坝上河道两岸原来有农田,则会被库区蓄水淹没,造成损失,坝下河道两岸农田会由于水库蓄水而导致农灌用水的不足,或低温水下泄而使农作物减产,清水下泄对下游河道两岸的冲蚀会剥蚀掉一部分临近河岸的农田。
(2)对造成的农田损失进行补偿,对失地农民进行经济补偿,并进行异地开垦。
(3)保障一定的下泄流量,满足农灌用水,采取分层取水的方式使下泄水的水温不致太低,避免在中午植物蒸腾旺盛时灌水。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2: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17、工程建设对陆生野生动物的影响
(1)施工期:施工作业对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施工期大量的施工人员活动和施工机械噪声对野生动物产生惊扰;人员活动及可能发生的捕杀行为对动物造成不利影响。
(2)营运期:库区蓄水淹没了陆生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对动物迁移形成阻隔影响,动物生境有可能缩小;坝下由于水位下降,为某些动物提供了生境,其数量可能增加,如鼠类。
18、库区“消落带”的生态问题。
①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蓄水前良好的陆生生态系统变成水生或半水生生态系统,而反复的水淹与出露,使消落带原有植被难以成活而退化,成为江岸带中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带。
②水环境污染。水位下降后,河道内沉淀的各种污染物将留滞在消落带上,在高温下易产生异臭,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或导致流行病发生。更严重的是,累年冬、夏两季蓄退水位,头一年沉淀在消落带内的污染物,又将成为第二年水质污染源,周而复始,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③生态屏障消失。消落带植被淹没消失,库区失去了一道生态屏障。消落区形成之前,库区两岸的植被不仅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而且对来自库岸的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一定的拦截和过滤功能,地表径流携带的氮、磷等相当一部分被植被消化吸收,防止进入库区水体。而消落区形成后,这些功能将基本丧失,更多的污染物将进入水体,导致库区富营养化程度日趋加重。
④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由于库岸长时间在水中,库岸山体吃水比重加大,而当夏天水位下降时,坡度较大的山体就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
⑤影响库区的旅游景观,浸泡的泥土不易排水,污染伴着垃圾、杂草,造成景观破坏。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3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