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xbmhkg7123

马丘比丘宪章.雅典宪章. 北京宪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2 17: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7、整体的环境艺术

  工业革命后,由于作为建设基础的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的结构与建筑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物质环境俨然从秩序走向混沌。我们应当乱中求序,从混沌中追求相对的整体的协调美和“秩序的真谛”。
用传统的建筑概念或设计方式来考虑建筑群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已经不尽适合时宜。我们要用群体的观念、城市的观念看建筑:从单个建筑到建筑群的规划建设,到城市与乡村规划的结合、融合,以至区域的协调发展,都应当成为建筑学考虑的基本点,在成长中随时追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的结合。
  在历史上,美术、工艺与建筑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随着近代建筑的发展,国际式建筑的盛行,美术、工艺与建筑又出现了分离和复活。今天需要提倡“一切造型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完整的建筑”,向着新建筑以及作为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雕塑、绘画、工艺、手工劳动重新统一的目标而努力。
 8、全社会的建筑学
  在许多传统社会的城乡建设中,建筑师起着不同行业总协调人的作用。然而,如今大多数建筑师每每只着眼于建筑形式,拘泥于其狭隘的技术——美学意义,越来越脱离真正的决策,这种现象值得注意。建筑学的发展要考虑到全面的社会-政治背景,只有这样,建筑师才能“作为专业人员参与所有层次的决策”。
  建筑师作为社会工作者,要扩大职业责任的视野,理解社会,忠实于人民,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努力使“住者有其屋”,包括向如贫穷者、有可归者提供住房。职业的自由并不能降低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建筑学是为人民服务的科学,要提高社会对建筑的共识和参与,共同保护与创造美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其中既包括使用者参与,也包括决策者参与,这主要集中体现在政府行为对建筑事业发展的支持与引导上。
  决策者的文化素质和对建筑的修养水平是设计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加强全社会的建筑关注与理解。
 9、全方位的教育
  未来建筑事业的开拓、创造以及建筑学术的发展寄望于建筑教育的发展与新一代建筑师的成长。建筑师、建筑学生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提高环境道德与伦理,关怀社会整体——最高的业主——的利益,探讨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基本战略。
  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既有科学的训练,又有人文的素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随时能吸取新思想,运用新的科学成就,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创造新事物。
  建筑教育是终身的教育。环境设计方面的教育是从学龄前教育到中小教育,到专业教育以及后续教育的长期过程。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2 21: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0、广义建筑学的方法论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重申格罗比乌斯的下列观念是必要的:“建筑师作为一个协调者,其工作是统一各种与建筑物有关的形式、技术、社会和经济问题……新的建筑学将驾驭一个比如今单体建筑物建筑物更加综合的范围:我们将逐步地把个别的技术进步结合到一个更为宽广、更为深远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设计概念中去。”
  建筑学的发展必须分析与综合兼顾,但当前宜重在“整合”,提倡广义建筑学,并非要建筑师成为万事俱通的专家(这永远是不可能的),而是要求建筑师加强业务修养,具备广义的、综合的观念和哲学思维,能与有关专业合作,寻找新的结合点,解决问题,发展理论。
  世界充满矛盾,例如全球化与地区化、国际和国家、普遍性与特殊性、灵活性与稳定性……未来建筑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赖于我们善于分析、处理好这些矛盾;一些具体的建筑设计也无不是多种矛盾的交叉,例如规律与自由、艺术与科学、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技术与场所以及趋同与多样……广义建筑学就是在承认这些矛盾的前提下,努力辩证地对其加以处理的尝试。
四、基本结论:一致百虑,殊途同归
  客观世界千头万绪,千变万化,我们无须也不可能求得某个一致的、技术性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能审时度势,冷静思考,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中吸取智慧,则不难得出下列基本结论:
  第一, 在纷繁的世界中,探寻整合之点。
  中国成语:“高屋建瓴”,“兼容并包”,“和则生物”以及中国山小画论“以大观小”等等,这些话内涵不尽一致,但其总的精神都强调在观察和处理事物时要整体思维,综合集成。
20世纪建筑的成就史无前例,但是历史地看,只不过是长河之细流。要让新世纪建筑学百川归海,就必须把现有的闪光片片、思绪万千的思想与成就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地整合起来,回归基本的理论,从事更伟大的创造,这是21世纪建筑学发展的共同追求。
  第二, 各循不同的道路达到共同目标。
  区域差异客观存在,对于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建筑学的发展必须探求适合自身条件的蹊径,即所谓的“殊途”。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地共生、可持续发展……
西谚云“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同样的道路,但是可以走向共同的未来,即全人类安居乐业,享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为此,建筑师要追求“人本”、“质量”、“能力”和“创造” ……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平的人居环境。

  时值世纪之交,我们认识到时代主旋律,捕捉到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努力在共同的议题中谋求共识,并在协调的实践中随时加以发展。应当看到,进入下一个世纪只是连续的社会、政治进程中的短暂的一刻。今天我们的探索可能还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寄望于人类在总目标上协调行动的开始,一个在某些方面改弦易辙的伟大的开始。
  21世纪人居环境建设任务庄严而沉重,但我们并不望而却步。无论面临着多少疑虑和困难,我们都将信心百倍,不失胆识而又十分审慎地迎接未来,创造未来!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23 05: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这么多啊,我在教室听老师说我应该看看,我就先来网易看看还真是见到 了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5 15: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