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4 16: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跨138米预应力砼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 (续)
四、施工控制的参数识别和现场测试
1、参数的识别
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能导致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和形状的改变,因此我们在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控制中,必须对设计参数进行识别和修正。不同的设计参数对结构状态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总的说来,对于连续梁主要的设计参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几何形态参数:主要是桥梁结构的跨径、高跨比、线型等,它们表征了结构的形状和结构最初的状态。(2)截面特征参数:截面的面积、抗弯惯性矩等。(3)与时间有关的参数:温度、混凝土龄期、收缩徐变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参数。(4)荷载参数:主要是结构构件自重力、施工临时荷载和预加力。(5)材料参数:主要是指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剪切模量G,对于混凝土材料来说,这两个参数有一定的波动,在桥梁的施工控制中要对其进行识别。
这五类设计参数在同一座桥梁的施工控制中并不是每一个设计参数对桥梁结构状态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要对设计参数进行辨别,一方面要确定设计参数的实际值,另一方面要辨别对结构状态影响较大的设计参数即主要参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设计参数的识别,总的来讲,有两种方法和手段:其一,通过现场测量来确定设计参数的值。这主要是结构几何形态参数、截面特征参数和材料特征参数,它们可以通过现场测量方法或试验测量手段来确定。其二,通过结构计算分析来确定主要设计参数,也就是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在这里我们主要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
2、现场测试
为了确保施工控制的顺利实施,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参数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它是进行施工控制的必要初始参数,它为施工的仿真分析提供了实测依据,是最终实现施工控制目的的最关键的一步。这次我们主要现场测试的内容如下:
(1)应力观测:
在大桥上部结构的控制截面布置应力测点,以观察在施工过程中这些截面的应力变化与应力分布情况。然后把结果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和计算结果相验证,在计入误差和变量调整后由设计人员分析以后每阶段乃至竣工后结构的实际状态,同时可以根据当前施工阶段向前计算至竣工,预告今后施工可能出现的状态并预报下一阶段当前一安装构件或即将安装的构件是否出现不满足强度要求的状态,以确定是否在本施工阶段对可调变量实施调整。经现场测试,各施工阶段被测梁段的应力值和仿真分析的相吻合,应力变化没有出现异常。
(2)挠度观测:
挠度观测资料是控制成桥线型最主要的依据,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每个施工段的断面上上布置五个高程观测点1、2、3、4、5,顺序是从上游至下游排列,间距为6米+5米+5米+6米,控制点3为桥梁中线点,这样不仅可以测量箱梁的挠度,同时可以观察箱梁是否发生扭转变形。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截面需进行立模、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浇筑后、预应力钢筋张拉前、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标高观测。以便观察各点的挠度和箱梁曲线的变化历程,保证箱梁悬臂端的合拢精度和桥面线型。为了尽量减少温度的影响,挠度的观测安排在早晨太阳出来之前进行。以这些观测数据为依据,进行有效的施工控制。由于测量数据太多,现仅将各施工的控制点3从10号块到20号块在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理论标高和实测标高值列于下表:
各 节 点 立 模 标 高
断面号 Z2墩 Z3墩
理论标高 实际标高 差值(米) 理论标高 实际标高 差值(米)
10’-10’ 21.621 21.622 0.001 21.621 21.610 0.011
10-10 22.811 22.806 -0.005 22.817 22.809 -0.008
11’-11’ 21.539 21.535 -0.004 21.539 21.528 -0.011
11-11 22.848 22.838 -0.010 22.848 22.841 -0.007
12’-12’ 21.456 21.448 -0.008 21.456 21.442 -0.014
12-12 22.844 22.872 -0.012 22.884 22.875 -0.009
13’-13’ 21.371 21.358 -0.013 21.371 21.373 0.002
13-13 22.918 22.914 -0.004 22.918 22.905 -0.013
14’-14’ 21.276 21.262 -0.014 21.276 21.279 0.003
14-14 22.961 22.953 -0.008 22.691 22.952 -0.009
15’-15’ 21.168 21.153 -0.015 21.168 21.170 -0.002
15-15 22.992 22.995 0.003 22.992 22.990 0.002
16’-16’ 21.056 21.048 -0.008 21.056 21.052 -0.004
16-16 23.018 23.011 -0.007 23.018 23.015 -0.003
17’-17’ 20.940 20.935 -0.005 20.940 20.938 -0.002
17-17 23.041 23.035 -0.006 23.041 23.032 -0.009
18’-18’ 20.817 20.810 -0.007 20.819 20.798 -0.011
18-18 23.056 23.041 -0.015 23.056 23.036 -0.020
19’-19’ 20.668 20.677 -0.011 20.694 20.683 -0.011
19-19 23.063 23.045 -0.018 23.063 23.046 -0.017
20’-20’ 20.5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