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aez-kia

中国情调•那些美丽的街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9 11: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颐和路  民国公馆区


    颐和路,南京市山西路民国公馆区的主干道,南京民国公馆建筑最集中的区域。一条短短的街道,从东北向西南延伸不足一公里,经纬交织起南京民国公馆建筑的一部交响曲。如今,浮华落尽,青砖灰瓦间,许多旧梦都掩埋在尘埃里。缓步在老榆树的枝影下,眼风越过矮墙,任谁都能揽得一些惊叹和沉思。

    不妨就从西南端与西康路交界的路口出发,倒溯回去。1929年前,这里还是荒芜之地,到了年末,南京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从这里开始,要将山西路以西、西康路以东、草场门以内辟为上层阶级住宅区。

    1936年,道路左边的38号公馆已落成,当时还叫颐和路34号,主人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大汉奸褚谊民。不知道1940年,他把公馆献给汪精卫时,院里这几株高大疏朗的法国梧桐是否已经种下。有人觉得这建筑冰冷无趣,汪精卫在此一住就是4年。1945年后,由于与美国公使馆(现西康宾馆)仅数步之遥,改成了美国军官俱乐部。短暂的莺歌燕舞后,38号没入沉寂。前两年,经过整修,成了江苏省对外联络办的办公地点。崭新的黑色雕花铁门依然紧闭,昭示着与寻常百姓的距离。

    与38号一馆之隔的34号是原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的公馆。1937年,顾建造了风格明亮气派的豪宅。三层黄色法式洋楼顶部左右两个亮黄色的窄方柱体烟囱活泼惹眼,顶楼有老虎窗。院子里两株高大的雪松相互倚持,长得绿意葱郁。庭院里杂草丛生,不知道现在的主人是谁,为何无心打理。

    34号对面是29号,苏联公使馆的旧址。欧式红顶三层洋楼是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现存完好。门口两株老榆树忠实地看护着门亭。15号菲律宾公使馆旧址是一座红墙三层小洋楼,左半边圆柱体的立面给颐和路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古堡童趣。32号是澳大利亚公使馆旧址,方形红顶的混凝土结构欧式建筑,灰瓦的门亭下悬挂着两个喜气洋洋的红灯笼,院子里搭了一个木质的乘凉架,冬日里,架上的植物枯萎了,仍可想见夏日里这庭院的闲适。夏季,是这片公馆区最美丽的时节,随着绿荫渐起既而转浓,所谓的民国风情一点点鲜活流曳起来。

    这些有名有姓的公馆中间,还散落着大量说不清来由的宅子。紧邻的30号是座灰砖折顶的二层欧式小楼,因一个盛大的黄色露天大凉台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日久落色,可立面精美的花瓣纹饰,让人感受到西班牙的浪漫风情。18号公馆是砖瓦结构的二层小楼,阳台的镂花是中国传统的鼎铭符号,和欧式建筑风格交相映衬,别有意趣。

    颐和路8号的阎锡山公馆是最浓重精彩的建筑,可实际上,阎只在这里住过7天。主楼建于1936年,是两层中西结合的钢筋混凝土洋楼,顶部有传统的翘角屋檐,二楼到一楼的平台为圆形的大露台,外立面淡黄色,明快豪华。院子里一株冠盖如伞、枝繁叶茂的雪松已有百年树龄。抗战胜利后,是励志社的高级招待所,现在是军区老干部活动中心。

    紧邻8号的6号公馆是陈布雷旧居。陈布雷一家在抗战前一直租居这里。院子很宽敞,但和旁边豪华的8号、修葺一新的9号(现为江苏慈善总会)相比却显得寒碜。也难怪,在国民党的高官中,陈布雷本也是以生活近乎苛刻的简朴著称。可是,他寓居的公馆,却在当时不动声色地侧映了主人在纷乱诡谲的历史风云下的角色与心迹。西安事变爆发,陈布雷无数次从这出发,到豪门公馆奔走议事。而后,他也是从这出发,数次前往周佛海公馆。这些行迹,陈布雷都一一记录在日记中。

    书卷气浓重的人从政,总有些特立独行的举动。比如住3号的陈群。此人曾任汪伪内政部长等要职,日本投降时自杀在此。陈群是闽南人,好藏书。1941年,他在公馆对面,也就是颐和路2号修筑了三层国和结构的闽西客家土楼状的围屋作为藏书阁,遥献双亲。汪精卫题名为“泽存书库”,藏书曾达45余万册。陈群死后,藏书被移交国立中央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这里现在是江苏省作家协会和江苏省文艺基金会的办公场所。从正门进去,围屋气势还在,可年久破败,只从绛红色木扶梯和西北角残留的罗马风格廊柱和浮饰遥见当初的光景。不知道陈群最后一眼,是隔窗凝望珍爱的藏书楼,还是望向巷子另外那头人去楼空的汪公馆。

    站在颐和路东北口回头望过去,街道两旁独门独户的花园公馆大都宅门紧闭。一人多高的淡黄色院墙将这种封锁毗连成为一种强大的沉默和没落的矜持。由于种种原因,此处的民国公馆大都面临年久失修的疲态,这也是南京民国公馆建筑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长久所陷入的一种尴尬。一眼望到头的街道,一眼望不到头的历史,一眼望不穿的现实,迷离交错,生出神秘的纵深感。那些彼岸的旧主人们,一定曾在某个月圆之夜隔着海峡遥念起过这些宅子,只是他们心中,一定也如此时这些宅子的风貌,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哽咽。我们这些在高墙外怯怯观望却无法靠近的人们,或者只有等到所有的守望和隔膜消融之后,才能和它们真正敞开心扉地相待吧。

    交通

    318路 颐和路下

    78路 303路 宁海路下


    餐饮


    39号公馆:主营淮扬菜。二层小洋楼,环境别致,院内一方清浅鱼池,品茗就餐,观民国公馆建筑

    北京西路39号;025-83321988


    Planta:北京西路72号东洲信息园艺术村内;025-83699208


    金色艳阳天 :淮扬菜,粤菜,海鲜

    山西路67号世贸大厦5楼;025-57909999


    湖南路狮子桥美食一条街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游客  发表于 2016-7-29 22:18:58
北海·珠海路老街  与鳞次栉比的闹市相比,我更爱你沧桑的容貌

    文/徐颖

    没有比珠海路老街更适合标题这句杜拉斯式的呓语了。我在一个晴朗的黄昏进入老街,看见三到四层的骑楼将夕阳遮住,只在另一侧顶楼的中国传统吉祥物浮雕上投下暖色的阳光。卖卤鹅掌的大妈推着车走过,穿着薄衫的小孩馋得直流口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这句话开始在我脑中嗡嗡作响。

    目光所及处,拱券式的楼房颓败的面容根本无法掩饰,墙面上的精巧手艺剥落到只剩下面容模糊的内芯, 脆弱又不堪。在这里,你能同时找到颓废美学的拥趸、沧桑美的挖掘者、外省外国的“流浪汉”以及“目光麻木”的渔民。罗马风格的门框、连绵的骑楼,淹没在渔民的日常生活中。和任何一条稍有名气的老街一样,珠海路也将列入政府的改造项目,有一些正在筹备的茶馆咖啡馆以及青年旅舍。

    不可错过:北海摄影公社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6-7-30 10: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安·书院门 历史川流不息

    文/Mute

    走在书院门的喧嚣与尘世烟火气之中,时常忍不住暗自寻思:会不会在这里某个旧书摊上淘书的时候,一抬头就遇见贾平凹了呢?不过或许已经遇见过,只是没认出来。因为书院门里总有太多东西可以看。古玩书画,旧书小吃。鱼龙混杂,雅俗共聚。你不需要练成火眼金睛,主要是图个热闹。

    数百年前,书生们纷纷聚到这里,为在“关中书院”求得一个读圣贤书的席位而努力。如今书商、玉石商、古玩商都爱来这里。来客淘珍宝,店主讨生活。墙上挂着的一幅幅字画,柜子里摆着一件件玉器,还真有点那么回事情。或许只是因为这书院门有那么长的书香风雅历史,这遗风在青砖雕梁里存了下来,依旧熏陶着后人。

    历史越走越远,生活却总是在继续。来西安,记得去书院门穿梭历史。

    不可错过:书院门大牌坊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30 16: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都爹利街  咫尺的天涯

    文/Angus Ng


    谈起中环,大部分人都会想起兰桂坊或名店商场。在他们的眼里,中环就仿佛只有热闹的大街。但如果你是热爱中环的人,你一定会知道在繁忙的皇后大道中旁边存在一条古雅恬淡的小街——都爹利街(Duddell Street)。

    都爹利街以殖民地时代政府拍卖官George Duddell的名字来命名。虽非世外桃源,却别有洞天,只几十米长,街尽头有一条花岗石楼梯,两旁竖着四支煤气灯。它们在这已有百年,是英国Suggs & Co.出品的“Two-Light Rochester Models”,是香港仅有的煤气街灯,要专人保养维修,已成为法定古迹。

    因为都爹利街的古旧浪漫气氛,很多情侣都爱到此流连。无论是肝肠寸断,抑或是情意绵绵,都演过千百场。这里的一天就如四季,即使你身畔无人,也会发觉它的变化及味道。正午,穿着高跟鞋的女士啪啪地沿楼梯走下,赶着去吃商务午餐;黄昏,情侣撑着雨伞徐徐走上花岗石楼梯,凝视着被煤气街灯照得泛黄的雨点;凌晨,半醉的上班族扶着栏杆,步步缓下,又或者干脆坐在楼梯上回想着碰杯时的欢乐。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都会发现这条街的不同味道。

    香港,在不断的拆毁及重建间,能够给人回忆的东西愈来愈少了。都市的熙熙攘攘就在都爹利街咫尺之外,但这咫尺之遥,却保留了一片给历史玩味的天涯。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30 20: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屯溪老街 可成为目的地的驿站

    文/何晴

    如果没有屯溪老街,冲着宏村、西递、黄山而来的游客们四下散去,并不会在这个楼宇和名字都很崭新的枢纽城市多作停留。始建于元末明初的老街自然要晚上去,两侧幽红的灯笼下是暗红色的明清老建筑,适合拍聊斋,也确实拍过。踏着900米长街上的石板路,把文房四宝、古玩字画、山货土产、药材都收入囊中。你还可以吃到腻软的毛豆腐、香脆的黄山烧饼、汪一挑馄饨。如今那些漆黑的岔路小巷里还有其他灯亮起来了,是一些微型咖啡馆和客栈,使你经过的脚步可以更从容一些。文/何晴

    不可错过:万粹楼博物馆、三百砚斋、同德仁中药堂。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7-30 23: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民族路  海河畔聆听心跳

    文/张迎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民族路以前叫马可·波罗路,而和它交叉的自由路曾叫但丁路,就好像以后很多人不知道第一工人文化宫曾是“群众”集会的地方,他们将只记得民族路靠近海河广场那座威严的马可·波罗俱乐部。城市的面貌一再改写的过程中,常常为了显露一段历史,就毫不犹豫地把另一段擦掉了。民族路是大张旗鼓恢复意大利租界(天津建立最晚的一片租界,也是意大利海外的唯一一片租界)旧貌的一段小路,悠长深静,街两侧那些意大利风格的建筑目前确实只是房子,还少被用作餐馆、展览馆或是住宅,在北方冬天特有的苍凉中,它们只是刚刚被还原旧貌的房子而已。梁启超故居和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的饮冰室书斋是这路上的亮点,除了外貌,内里只有高高的书架是旧物了,据说每日来参观的人不过几十。就在这里,梁先生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4年宁静而著述丰硕的学者生涯。曹禺故居就在不远,还挂着巨大的铁锁,不知什么时候能开放。意大利兵营里据说常拍电影,参观意式风情图片展的人愿意的话,可以权当群众演员。这座巨大的古罗马风格红砖建筑是这一带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面对光明道的主体建筑的前檐是拱券式通廊,每层拱窗明廊,格外壮伟。目前,这条在宁静独处时仿若可以听见心跳的小路,是通往这个城市某个过往的时光走廊。

    不可错过:饮冰室书斋(民族路44、46号)、曹禺故居(民主道23号、25号)、意大利兵营(民族路与光明道交口处)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7 15: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