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5 0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4.9.2.6 工业气体工程
工业气体包括:压缩空气、氧气、氮气、煤气、乙炔气等。
4.9.2.7 分析检验设计
包括:车间化验室和中心实验室。一般有防震、防火、防爆、防尘等要求。
4.9.2.8 维修设施
一般应在保证主要生产设备完好和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力求减少规模;有外协条件的尽量争取外协。工厂维修分为两级:大修(即停产检修),维护(即不停产情况下的日常维护保养)。包括:设备维修、电气维修、仪表维修、管道维修、国和工程维修等。
4.9.2.9 仓储设施
1.仓库组成:原材料库、设备库、机物料库、成品库、生活用品库、劳保用品库、修缮材料库、包装材料库、化学品库、危险品库。
2.储存方式:封闭式室内存放、棚库存放、露天存放。
3.储存期:我国目前采用的储备定额方法主要有2种,即供应期法和经济定购批量法。
4.仓库面积的确定:采用荷重法计算。F=(QT)/(qi)
5.装卸运输设备与工具
6.土建要求
4.9.2.10 厂外配套工程
1.设计原则
①根据生产特点和适用要求,结合建厂地区具体条件,遵照保证生产、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的原则;
②厂外配套工程建设应同城市规划相协调,统筹安排,保证城市和地区的合理分配;
③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为目的,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设施及生产协作条件,并考虑使用管理方便;
④符合环保要求,防止造成新的污染点;
⑤要与工厂和当地发展规划相协调,预留发展条件应与工厂预留条件相一致;
⑥涉及外部因素多,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论证,选择最优方案。
2.具体内容
包括:运输配套项目、公用工程配套项目、环保配套项目、其他配套项目。
4.10 节能、节水及环保
4.10.1 概念
【能源】一般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源,如煤、石油等;二次能源是指在一次能源基础上经过加工转换来的能源,如煤气、电力等。
【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程序不同,编制单位可能不同。 环境保护由可研报告编制单位统一编制,项目业主和(或)相应审批机构审批;环评是由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有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内容不尽相同。 环境保护重在研究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和污染源,提出适当的治理措施,达标排放;环评主要评价治理措施是否可行,经治理后对环境的影响大小,是否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
3.作用不同。 环境保护是可研报告的一部分;环评是构成项目建设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
联系:
1.两者基本遵循同样的法规和标准,都要从环境现状开始进行调查研究;
2.二者具有互为依存的关系:环评的工程分析基于项目的环境保护方案设计;项目方案设计的治理措施应落实环评所提出的要求。
4.10.2 节能
4.10.2.1 节能方案设计的的原则与要求
1.项目建设方案设计要体现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方针;
2.可研报告要求单列“节能篇(章)”,无节能篇(章)的可研报告或未经评估的,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3. “节能篇(章)”的内容应符合有关规定;
4.节能方案应符合相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的节能要求。
4.10.2.2节能方案设计的内容
1. 节能措施综述
可以采取的节能措施包括:
①工艺流程采取节能新技术、新工艺设备,不得采用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和产业政策限制的产品序列及规模容量;
②搞好余热、余压、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
③对工艺装置、炉窑、热力管网系统分别采取有有效的保温措施;
④尽可能避免生产工艺中能量的不合理转换。
2. 单项节能工程
3. 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及项目节能评价
4.10.3 节水
4.10.3.1节水方案设计的的原则与要求
1. 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规定,从2002年5月1日起,凡是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如需申请取水许可证,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期进行水资源的论证,作为水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取水许可证的依据;
2. 可研报告必须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主要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用水量;
3. 可研报告应按照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求,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水的消耗量。
4.10.2.2节水方案设计的内容
1.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①选用节水型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降低水的耗用量;
②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降低水资源的无效消耗。
2. 提高工业用水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按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求,重复利用率平均应达到60%;
3. 提高再生水回收率;
4. 有条件的项目应采用海水替代技术和设备。
5. 节水方案设计的评价
4.10.3 环境保护
4.10.3.1环境保护方案设计的的原则
1.预防为主和环境影响最小化原则;
2.资源消耗减量化原则;
3.优先使用可再生资源原则;
4.资源循环利用原则;
5.工程材料无害化原则。
4.10.3.2环境保护方案设计的的要求
1.控制污染源,使污染物的产生减到最低限度。
①一切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必须坚持“三同时”原则,即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②凡是产生环境污染或其他公害的项目要尽量采用闭路循环工艺,大量减少“三废”排放量;
③积极研究和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推广使用新技术;
④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必须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
2.控制污染排放。
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3.综合利用,减少排放。
①选择合理的燃料结构,改善燃烧方式,加强废渣和废水的综合利用,防止排放污染;
②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循环使用。
4.10.3.3环保方案设计的内容
1.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
2.污染环境因素分析
①废气 (编制废气排放一览表)
②废水 (编制废水排放一览表)
③固体废弃物 (编制固体废弃物排放一览表)
④噪声 (编制噪声一览表)
⑤粉尘 (编制粉尘排放一览表)
3.破坏环境因素分析
①对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的破坏;
②对森林、草地植被的破坏;
③对社会环境、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水资源保护区的破坏。
4.环保治理措施方案设计
5.环保治理措施方案比选,推荐治理方案
4.10.3.4 几种污染物的处理方案
1.污水处理
2.粉尘及噪声
3.有害气体
4.固有废弃物
5.回收与利用
4.11 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工程设计方案确定后,提出项目的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方案,进度计划包括前期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以当时所处的前期阶段为起点,以建成投产为终点。
4.11.1 项目进度计划的内容包括:
1.研究确定项目进度计划的起点和终点;
2.研究确定项目项目建设工期;
3.编制项目进度计划表;
4.提出问题及建议。
4.11.2 网络计划与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
(此部分内容与监理考试内容同,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