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6 2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节 环境保护
1. 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区别
(1) 程序不同,编制单位可能不同:环境保护是项目建设方案设计的一部分,也是可研的一部分,由可研编制单位统一编制,由业主和/或相应的审批机构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已单独列入我国的建设程序,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由具有相应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 内容不尽相同:环境保护中在研究确定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并研究提出适当的治理措施,达标排放;而环评主要在于评价治理措施是否可行,经治理后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大小,是否满足总量控制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3) 作用不同:环境保护是构成项目建设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可研报告必须包括环境保护章节,否则不可能得到审批;而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项目的依据。
2. 在决策分析和评估阶段,咨询工程师进行环境保护方案设计时应遵循:
1) 预防为主和环境影响最小化原则
2) 资源消耗减量化原则
3) 优先使用可再生资源原则
4) 资源循环利用原则
5) 工程材料无害化原则
3. “三同时”原则: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项目,要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尽量采用闭路循环工艺,大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
5. 污染环境和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污染源主要因素: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粉尘、其它污染物(电磁波、放射性物质)。
6.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方案设计执行的标准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三类。
7.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方案比选包括:技术水平、治理效果、管理及监测方式、效益对比。
8.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是控制水污染的关键,主要有三方面措施:
1) 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
2) 重复用水和循环用水
3) 回收废水中的物质
9. 污水处理技术和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
1) 物理法: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蒸发结晶、高磁分离。
2) 化学法:中和、化学凝聚、氧化还原。
3) 物理化学法: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气泡悬上分离、气提吹脱、吸附萃取。
4) 生物化学法:自然氧化池、生物过滤、活性污泥、厌氧发酵。
处理流程 处理方法 净化率 优点 缺点
一级处理 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将无水中可沉降的物质除去,然后加氯消毒。 BOD5:25%~40%
悬浮物:60%左右 设备简单,费用省 只适用于向海洋或自净能力强的水体排放
二级处理 在一级基础上再用生物化学法除去大量有机物 BOD5:90%(04年考过)
悬浮物:90%左右
N:25%~55%
P:10%~30% 除去有机废物,保持水中的DO(05年考过) 不能防止富营养化
三级处理 又称污水高级处理或水的深处理,除去二级处理后仍含有的氮、磷、病原微生物、矿物质、难以降解的有机物 BOD5:99%
悬浮物:99%左右
N:50%~90%
P:94% 基本除去氮、磷等植物营养物 费用高、约为二级处理厂的2倍,一级处理厂的4倍
10. 污水处理装置一般按净化程度分成3级。
11. 噪声种类: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三大类。
12. 噪声的一般控制方法:
(1)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2) 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3) 在噪声接受地点采用隔声设备和防声用具进行防护,隔离强烈噪声
(4) 在噪声发生地点采用多孔吸声材料、设计共振吸声结构等方法吸声降噪或消音
冷凝法 有机蒸汽
燃烧法 有机气体和恶臭
催化转换法 有机气体及部分无机气体
吸收法 无机气体及部分有机气体
吸附法 绝大多数有机气体及大多数无机气体
13. 工业废气治理方法:
14. 固体废弃物:固态、半固态、高浓度液态废物。
包括:工业固体有害废物、放射性废物、生活垃圾。
15. 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1) 有害废弃物:防渗漏池堆存处理
(2) 放射性废弃物:封闭固化处理
(3) 无毒废弃物:可露天堆存处理
(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堆肥、生物降解、焚烧
(5) 无毒害固体废弃物:制作建材、或添加物。
16.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要求:
(1) 改革生产工艺,减少原材料的流失量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
(2) 回收固体废物中的有用物质,并利用废物来制造副产品。
(3) 对回收利用的残渣进行就近处理,使之无害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