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vvo01

[转贴]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严重 已导致生态灾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00: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4.加拿大一枝黄花
学    名:Solidago Canadensis L.
英 文名:Canadian goldenrod
别    名:黄莺、米兰、幸福花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长根状茎。茎直立,高0.3-2.5米,全部或仅上部被短柔毛。叶互生,离基三出脉,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表面很粗糙,边缘具锐齿。头状花序小,在花序分枝上排列成蝎尾状,再组合成开展的大型圆锥花序。总苞具3-4层线状披针形。
的总苞片。缘花舌状,黄色,雌性;盘花管状,黄色,两性。瘦果具白色冠毛。花果期7-11月。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在北半球温带栽培和归化。
入侵历史: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20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杂草。各地作为花卉引种,目前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郴州、江苏、江西等地已对生态系统形成危害。
入侵危害:以种子和根状茎繁殖,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迅速,生态适应性广阔,从山坡林地到沼泽地带均可生长。常入侵城镇庭园、郊野、荒地、河岸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等处,还入侵低山疏林湿地生态系统,严重消耗土壤肥力;花期长、花粉量大,可导致花粉过敏症。
防治方法:手工拔除并彻底根除其根状茎;采用草甘膦等除草剂进行喷施防除。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03: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5.蒺藜草
学    名:Cenchrus echinatus L.
英 文 名:Bear grass
别    名:野巴夫草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秆扁圆形,基部屈膝或横卧地面而于节上生根,下部各节常分枝。叶鞘具脊;叶舌短,具纤毛。总状花序顶生,穗轴粗糙;小穗2-6个,包藏在由多数不育小枝形成的球形刺苞内,椭圆状披针形,含2小花,第一颖具1脉,第二颖具5脉,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第二小花两性。刺苞具多数微小的倒刺,总梗密被短毛。在潮湿的热带地方终年可开花结实。
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1934年在台湾兰屿采到标本,现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和云南南部等地。
入侵危害:常生于低海拔的耕地、荒地、牧场、路旁、草地、沙丘、河岸和海滨沙地;刺苞倒刺可附着在衣服、动物皮毛和货物上传播;为花生、甘薯等多种作物田地和果园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杂草,入侵后能很快扩充占领空地,降低生物多样性;还可成为热带牧场中的有害杂草,其刺苞可刺伤人和动物的皮肤,混在饲料或牧草里能刺伤动物的眼睛、口和舌头。
防治方法:在花期前喷施克无踪、草甘膦等除草剂。对于草场、草坪应及时刈割以防止其开花结实导致自然传播扩散。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0: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6.银胶菊
学    名: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英 文 名:Common parthenium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0.6-1米,多分枝。茎下部和中部叶卵形或椭圆形,二回羽状深裂,上面疏被疣基糙毛,下面被较密的柔毛;上部叶无柄,羽裂或指状三裂。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2层,每层5枚;舌状花5枚,白色,先端2裂;雄蕊4枚;冠毛2,鳞片状。花果期4-10月。
地理分布:原产美国德克萨斯州及墨西哥北部,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1924年在越南北部被报道,1926年在云南采到标本,现已入侵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和福建等地。
入侵危害:生于旷地、路旁、河边、荒地,从海岸附近到海拔1,500米都有分布,在西南分布上限可达2,400米;恶性杂草,对其他植物有化感作用,吸入其具毒性的花粉会造成过敏,直接接触还可引起人和家畜的过敏性皮炎和皮肤红肿。
防治方法:开花前人工拔除,生长旺季在其叶上喷施克无踪、草甘膦等除草剂。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9: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7.黄顶菊
学    名: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
英 文 名:Coastal plain yellowtops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粗壮,有纵沟槽,高5-200厘米。叶有短柄,交互对生,长圆状矩圆形,具基出3脉,叶缘具齿。头状花序紧密地积聚在很短的花序梗顶端,呈平顶形伞房状或蝎尾状圆锥花序,花黄色,小花总苞片2-5枚,边缘花能育,舌状花长圆形,管状花冠筒不显著,雄蕊1。瘦果黑色,具10条纵肋,稍扁平,无毛。花果期6-10月。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北美归化。
入侵历史:于2000年发现于天津南开大学校园,目前主要分布于天津、河北等地,有继续扩散蔓延的趋势。
入侵危害:世界著名入侵种之一,恶性杂草,植株高大。种子4-6月陆续发芽,生长极快,适应性极强。严重消耗土壤肥力,导致农作物减产,其根系能产生化感物质,抑制其他生物生长,并最终导致其他植物死亡,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防治方法:及时人工锄草,或在苗期阶段适时喷施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05: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8.土荆芥
学    名: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英 文 名:Mexican tea herb
别    名:臭草、杀虫芥、鸭脚草
分类地位:藜科Chenopodiaceae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强烈的令人不愉快的香味,高50-100厘米,茎多分枝,具棱;有毛或近无毛。叶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稀疏不整齐的大锯齿,具短柄,下面有散生油点并沿脉稍有毛,下部的叶较宽大,上部叶逐渐狭小而近全缘。花两性及雌性,通常3-5个团集,生于上部叶腋;花被裂片5,较少为3,绿色;雄蕊5;花柱不明显,柱头通常3,较少为4,丝状,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花果期在夏、秋季节,种子细小,结实量极大。
地理分布:原产中、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1864年在台湾省台北淡水采到标本,现已广布于北京、山东、陕西、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广西、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等地。通常生长在路边、河岸等处的荒地以及农田中。
入侵危害:在长江流域经常是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或建群种,种群数量大,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极易扩散,常常侵入并威胁种植在长江大堤上的草坪。含有毒的挥发油,对其他植物产生化感作用。也是花粉过敏源,对人体健康有害。
防治方法:苗期及时人工锄草,花期前喷施百草枯等除草剂。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0: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9.刺苋
学    名:Amaranthus spinosus L.
英 文 名:Thorny amaranth
别    名:野苋菜(该属统称)、土苋菜、刺刺菜、野勒苋
分类地位:苋科Amaranthaceae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有纵条纹,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稍有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具小凸尖,叶柄基部两侧各有1刺。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苞片在腋生花簇及顶生花穗的基部者变成尖锐直刺,在顶生花穗的上部者狭披针形,花被片绿色,顶端急尖,具凸尖,中脉绿色或带紫色。胞果长圆形,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在中部以下不规则横裂。花果期7-11月,种子细小,结实量极大。
地理分布:原产热带美洲,目前中国、日本、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皆有分布。
入侵历史:19世纪30年代在澳门发现,1857年在香港采到。现已成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常见杂草,广布于陕西、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福建、台湾等地。
入侵危害:入侵旷地、园圃、农耕地等,常大量孳生危害旱作农田、蔬菜地及果园,严重消耗土壤肥力,成熟植株有刺因而清除比较困难,并伤害人畜。
防治方法:苗期及时人工锄草,花期前喷施除草剂百草枯。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7: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10.落葵薯
学名: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Steenis
英 文 名:Madeira vine,Mignonette vine,Bridal wreath
别名:藤三七、藤子三七、川七、洋落葵
分类地位:落葵科Basellaceae
形态特征:常绿大型藤本,长可达10余米。根状茎粗壮。叶卵形至近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心形,稍肉质,腋生珠芽(小块茎)常多枚集聚,形状不规则。总状花序具多花,花序轴纤细,弯垂;花小,白色。在我国一般不结果。
地理分布:南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20世纪70年代从东南亚引种,目前已在重庆、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云南、香港、福建等地逸为野生。
入侵危害:以块根、珠芽、断枝高效率繁殖,生长迅速,珠芽滚落或人为携带,极易扩散蔓延,由于其枝叶的密集覆盖,从而导致下面被覆盖的植物死亡,同时也对多种农作物有显著的化感作用。
防治方法:机械拔除,地下要彻底挖出其块根,同时彻底清理地上散落的珠芽,连同茎干一起干燥粉碎或者深埋,避免再次孳生蔓延。化学防治宜在幼苗期,成年植株抗药性很强。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05: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外来入侵动物名单
1.桉树枝瘿姬小蜂
学    名: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
英 文 名:Blue gum chalcid
分类地位:膜翅目Hymenoptera,姬小蜂科Eulophidae
形态特征:雌虫体长1.1-1.4毫米,褐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复眼暗红色;触角9节,浅黑褐色;足淡黄色;腹部卵形,近胸长,产卵器鞘短,长不达腹末。雄虫体长0.8-1.2毫米,形态近似于雌蜂,略修长;触角10节,梗节中部具腹面凸,索节和棒节轮生纤长触角毛。幼虫微小,乳白色球状,无足。
生物学特征:桉树枝瘿姬小蜂专一危害桉属,寄主包括数十个品种。雌虫产卵于桉树幼嫩组织内,幼虫孵化后刺激寄主组织逐渐形成虫瘿,并于瘿室内发育直至羽化。自然条件下,该虫平均138天完成1个世代,每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雌虫产卵量近200粒。该小蜂种群性比显著偏雌,繁殖能力强,种群密度大,扩散迅速,极高和极低温度下均可发生危害。
地理分布:除北美洲外,其他各大洲共计20多个国家均有分布。目前,在我国分布于广西、海南以及广东省的部分地区。
入侵历史:该小蜂原产澳大利亚,2000 年被首次记述于中东地区,之后相继在非洲地区的乌干达和肯尼亚,亚洲的泰米尔地区以及欧洲的葡萄牙发现,并迅速扩散蔓延。2007年,在我国广西与越南交界处首次发现该种小蜂,2008年相继在海南和广东发现。
入侵危害: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危害桉树苗木和幼林,在嫩枝、叶柄及叶片主脉上形成虫瘿,导致叶、枝肿大变形,新梢和侧枝丛生,虫口密度高时可导致枝叶枯萎凋落,植株生长受阻甚至死亡,造成苗圃及新植桉林严重损失。该虫自发现后迅速扩散蔓延,危害严重,对我国华南、西南等地区的桉树种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防治方法:采用苗圃袋苗桉树枝瘿姬小蜂化学控制技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7 13: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2.稻水象甲
学    名: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英 文 名:Rice water weevil
别    名:稻水象
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5-3.8毫米,头部延长成象鼻状。前胸背板中部、鞘翅中部黑色,身体其余部分褐色。卵长约0.8毫米,圆柱形,刚产下时白色。老龄幼虫体长约10毫米,白色,无足,头部褐色,腹部背面有几对呼吸管。老熟幼虫在寄主根上作茧,茧大小和形状似绿豆,幼虫在茧内化蛹,蛹白色。
生物学特征:在我国双季稻区一年发生2代,但主要以第一代产生危害,第二代发生轻。成虫主要在田边坡地、田埂上、沟渠边等场所的土表、土缝中越冬,越冬场所一般有茅草等禾本科植物。越冬成虫第二年春末夏初先取食幼嫩寄主植物,等秧田揭膜或稻秧移栽后再迁移到稻苗上取食。卵产在浸水的叶鞘内,幼虫孵化后不久就转移到稻根取食。在稻根上结茧化蛹,成虫羽化后大部分飞离稻田(少数留在田埂上)越夏并接着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假死性。
地理分布:目前分布在河北、辽宁、吉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南、云南、台湾等省市。国外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
入侵历史:我国首先于1988年在河北唐海发现此虫,接着先后在天津(1990)、辽宁(1991)、山东(1992)、吉林(1993)、浙江(1993)、福建(1996)、北京(2000)、安徽(2001)、湖南(2001)、山西(2003)、陕西(2003)和云南(2007)发现。
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水稻。成虫沿稻叶叶脉啃食叶肉,留下长短不等的白色长条斑。幼虫咬食稻根,造成断根,使稻株生长矮小,分蘖数减少,稻谷千粒重下降,从而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稻水象甲一旦传入后就很难根除,因此加强检疫是防止其扩散蔓延的关键。禁止从疫区调运秧苗、稻草、稻谷和其他寄主植物,禁止将疫区的稻草或其他寄主植物用于填充材料。在4-5月份越冬后成虫开始取食期间,可通过察看水稻秧苗等寄主植物上有无条状取食斑,以便及早发现。防治方法上,可通过调整水稻移栽期、合理排灌水来避害,或者通过物理诱捕来杀灭成虫,也可通过施用农药来防治。现在还没有切实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3.红火蚁
学    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英 文 名:Red imported fire ant
分类地位: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
形态特征:主要以工蚁形态特征鉴定种类。工蚁体色棕红色至棕褐色,略有光泽,体长2.5-7.0毫米,无明显工蚁、兵蚁之分。复眼黑色,由数十个小眼组成。触角10节,端部两节膨大呈棒状。中小型工蚁唇基两侧各有1齿,内缘中央有1个三角形小齿,齿基部上方着生刚毛1根。
生物学特征:社会性昆虫,生活于土壤中。成熟种群数量可达20-50万头。蚁后每天产1,500-5,000粒卵,经过20-45天发育为中小型工蚁、30-60天发育为中大型工蚁、80天发育为大型兵蚁、蚁后和雄蚁。蚁后寿命约6-7年,工蚁和兵蚁寿命约1-6个月。新建蚁巢经过4-5个月开始成熟并产生有翅生殖蚁,进行婚飞活动。食性杂,工蚁具明显攻击性。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多国,现分布于南美洲多国、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福建、湖南)等地区。
入侵历史:2003年10月台湾桃园报道发生红火蚁,2004年9月广东吴川报道发生红火蚁。2005年监测显示,广东深圳、广州、东莞、惠州、河源、珠海、中山、梅州、高州、茂名、阳江、云浮,广西南宁、北流、陆川、岑溪,湖南张家界,福建龙岩等地均有红火蚁发生。
入侵危害:取食作物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给农作物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通过竞争、捕食,减少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数量,破坏生物多样性;人体被红火蚁螯针刺后有灼伤般疼痛感,可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脓包,敏感体质人群出现局部或全身过敏,甚至休克、死亡;对公共设施如电力、通讯系统有一定危害,可给发生地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快速有效的灭除方法是:使用毒饵为主,并结合使用其他类型化学方法。一般一年2-3次全面防治、重点补治。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8: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4.克氏原螯虾
学    名:Procambarus clarkii
英 文 名:Red swamp crayfish
别    名:小龙虾、淡水小龙虾、喇蛄、红色螯虾
分类地位: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mbaridae
形态特征:外壳红色而坚硬,头部具额剑,有1对复眼,2对触角;5对胸足,第1对大螯状,6对腹足,1对尾节。雄性前2对腹肢变为管状交接器,雌性第1对腹肢退化。
生物学特征:抗逆性强,能耐受40℃至-15℃的气温;水体缺氧时,可上岸或借助漂浮物侧卧于水面呼吸空气,潮湿环境中可离水存活1周,也能在污水中生活。喜占洞穴居,领域行为强,具侵略性。半年可达性成熟,全年皆可繁殖,具有护幼习性,幼体蜕皮3次后才离开母虾。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至新疆,东达崇明岛均可见其踪影,华东、华南地区尤为密集。
入侵历史:原产北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地。20世纪30年代进入我国,60年代食用价值被发掘,养殖热度不断上升,各地引种无序,80-90年代大规模扩散。
入侵危害:克氏原螯虾可通过抢夺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携带和传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物种。有研究发现,该螯虾在预知和躲避敌害方面表现出比土著螯虾更高的适应性。另外它喜爱掘
洞筑巢的习性对泥质堤坝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轻则导致灌溉用水流失,重则引发决堤洪涝等险情。
防治方法:通过投放野杂鱼捕食克氏原螯虾幼苗以控制其种群规模。在尚未引种的地区,应展开其环境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对已广泛分布地区,加强养殖管理。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7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