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这里说的环评处于弱势,是指环评单位或环评人员,这个业内人士都清楚,面对建设单位、面对环保部门、面对专家,环评人员有多美无奈。如果就这个论点展开,可以分析一大堆,估计也没人想看。就简单举几个问题:1、目前的环评市场化,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收建设单位的钱来给建设单位评价,我们处于弱势,如何客观?
2、环评审批,环保部门还要求建设单位对环评部门评分,这也是笑话,因为这个评分到底能说明什么。
3、审批部门曾经说过,你们报告没改好,让审批不能及时通过,耽误建设单位时间,难道环评的目的就是帮人争取时间,笑话!
4、环评收费不再按文件规定,由市场化决定,这个拍脑袋的想法只能让环评费用随着市场竞争恶性压低,让杯水车薪的环评业民不聊生,如何保证环评工作能做好?
5、很多厚厚的环评报告书一个月赶好,而环保部门却可慢慢审批,不算评审,从报批受理到拿到批文,都要一、两个月,这已经算顺利的了,难道审批的技术性比环评论证编写的技术性高?亦或是审批部门领导尊贵,而环评人员低贱。
总结,环评人受制于经费和时间限制,在甲方,审批方、专家面前只能低声下气,让环评优化项目的根本目的走失了,日夜的加班,千锤百炼,换来的是社会的不认可,而目前的改革都完全没打中鼓心,就搞得沸沸扬扬,好像真的那样。
如何改变现状,其实每个有正义感的业内人士仔细体会,认真思考都能给出一些好的建议,可惜环保部的话事人会当一回事吗,只能是我们苍白无力的申诉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