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回复: 0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演绎推理日常用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2: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五种题型考查的是应考者不同的能力,其中推理判断题型下的演绎推理题主要考查的是逻辑推理能力,也就是考查应考者是否能够进行严密的推理,比如从题干的内容向前推出其必然的结论或向后推出使其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等等。这些能力都是一个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但是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很多人在日常的对话中存在着大量的逻辑漏洞,而自己却并未察觉。比如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的对话:

甲:“中国队球踢的太差了。”
乙:“你踢得好你怎么不去踢呢。”
类似的争论极容易演化成互相谩骂,其实甲如果想反驳乙是非常容易的,因为甲说“中国队踢的不好。”,只是谈到了中国队的情况,从中完全推不出甲自己球踢的好不好,所以乙的话不着边际。也许乙认为只有会踢球的人才有资格评论别人的球技,但是正如并非只有母鸡才有资格评论鸡蛋的味道,这样的前提也是无根据的。

日常语言是复杂含混的,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意思往往是相反的,比如“你长得可真漂亮”往往意味着对方很丑;“你这人真讨厌。”却经常意味着对方很讨人喜欢。在另一些情况下日常的一句话的含义总要比字面的含义多,当我们说“有些人总是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时,意味着有些人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这种情况使得日常语言不够严密和精确,我们有时会误解对方的意思,有时又要煞费苦心地揣摩对方话语的真正意思。但也正由于此,日常语言是幽深的、意味深长的,神秘而富有魅力,这一点在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人如果能够穿透语言的字面意思、深入其幽暗之处往往会获得旁人高度的评价,因为他们能够听出弦外之音;反之如果一个人只能理解字面意思则被认为是呆头呆脑的,因为他看不出讽刺和真正的赞扬有什么区别。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0 06: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