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1 19: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坛的宰牲亭
月坛又名夕月坛,位于北京城西边阜成门外西南方,是皇帝每年秋分时祭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的地方。它是一层方形祭坛,有四丈见方,高为四尺六寸。四面各有六级台阶,四周有围墙,四面各设有一座白石棂星门。北门外有钟楼,南门外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祭器库,东北角有具服殿。月坛的建筑与日坛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日坛在城东,朝西,月坛在城西,朝东。与天坛、地坛一同形成“天南地北,日东月西”的布局。
老北京有“九坛八庙”的说法,其中的“九坛”是指“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太岁坛、先蚕坛、祈谷坛”。祈谷坛位于皇穹宇的北边,先蚕坛位于西苑的东北角,是清王室后妃祭祀蚕神、躬身桑蚕的场所。这些坛庙构成了北京城自然神只坛庙的主体,而且大多设立于内城以外,因为古代的祭祀也称为“郊祀”,是要在城外设坛祭祀的。
北京城内还有一个特殊的神庙名叫堂子。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认为天上有一位威灵天神可以保佑人间的祸福。清军入关进入北京城以后,就在长安左门外御河桥建立了一所堂子,在堂子内供奉“天神”,像如来、观音、关帝,以及满洲诸神。每当遇到大事和元旦、春秋大祭、4月8日浴佛节都要予以祭祀。堂子内的主要建筑有飨殿、圆殿(又称亭式殿)、神杆处,飨殿位于堂子院内正北方,春秋大祭时在此祭祀如来、观音、炎帝,圆殿在飨殿南边,春秋大祭时在此殿内设立满洲诸神神位。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则诸神均恭列于飨殿,皇帝及王公在圆殿祭拜。圆殿南边有神杆处,共有杆座73个,帝后的杆座在中央,左右两边各有6行杆座,每行6根,皇子及王公贵族依爵位排列。每逢春秋大祭,在此地举行祭天仪式。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堂子被焚毁。后在御河东重建。辛亥革命之后堂子已不存在了。
老北京城内外,还有一些自然神祗的庙宇,像五岳庙、城隍庙、黑龙潭的龙神庙、地安门外的火神庙、玉泉山的龙神庙,加上九坛配祭的云雨风雷、山川、星辰,北京地区的自然神只坛庙可谓多矣。
在北海静心斋的东边,有清代皇后祭蚕神的场所先蚕坛。先蚕坛建于乾隆七年,坛内有先蚕、瘗坎两坛,坛的三面种有桑树,坛的东边有一个观蚕台,台前是桑园,台后是亲蚕殿,殿后是浴蚕池。池北边是后殿。在亲蚕殿东边有一条浴蚕河,河上有两座木桥,南边的桥东边是先蚕神殿,北边的桥东边是蚕所。如今的先蚕坛只有亲蚕殿保留下来,院中的桑树只剩下一棵,即今天的北海幼儿园所在地。
古代皇帝多诏令皇后养蚕,谓之亲蚕。皇后养蚕只是摆摆样子,表明皇后对养蚕的关心和重视。皇后亲蚕于先蚕坛和皇帝躬耕于先农坛一样,表示帝王农蚕并举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帝亲耕后亲蚕,以劝天下”的记载。在紫禁城内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的交泰殿里,每年春天皇后也要别喂养一些蚕,以此作为养蚕妇女的榜样。
孔庙也叫文庙,是皇帝举行祀孔典礼的地方。北京的孔庙位于国子监的东侧,以此构成“左庙右学”的建制。从西汉以来,孔子的学说被奉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历代统治者将他尊为圣人。
|
|